第一百一十二章 抱怨(1 / 3)

红楼之殊途 糊涂鱼饼 2836 字 2020-11-01

福郡王苦着一张脸看着正熙帝,控诉道:“六哥,是,这‘一条龙’的羊毛产业确实是一个能下金蛋的母鸡,但是这个鸡目前还没长大,虽然开始下蛋了,可是它还没达到一天下一个的地步。而你现在这架势,一天一个金蛋根本不够,我看了一下你的帐,好家伙,一天少说也得三四个蛋,你就是把我杀了我也拿不出来呀。”

正熙帝根本不理会福郡王的叫苦,用不容置疑的口气说:“朕不管,反正这次你必须给朕拿出八百万两银子,不然,你就等着把羊毛产业交给户部吧。”

“随便,户部愿意要,就拿出好了。”对正熙帝的威胁,福郡王一点都不放在心上,挥挥手,仿佛巴不得把这件事交出去一样。

其实不是福郡王不受威胁,而是他知道,正熙帝才不会把羊毛产业交给户部呢。羊毛产业挂在内务府名下,性质半公半私。而属于私的那部分,意味着正熙帝花钱可以从自己的兜里掏了,不用伸手向户部要。就冲这一点,正熙帝都不会把羊毛产业交给户部。

更何况,户部尚书陈大人虽然不是太上皇和几位皇兄的人,可也不是正熙帝的人。在太上皇不肯放权,几位皇兄对正熙帝屁股下面的那把椅子虎视眈眈的情况下,正熙帝也不可能把这么赚钱的银钱产业交给户部打理,这么广而告之的放到明面上去,招太上皇和几位皇兄的眼。

正熙帝知道福郡王看破了他的虚张声势,叹了一口气,对着福郡王诉起苦来:“小十九呀,我这也是没法子呀。今年黄河和长江下游纷纷决口,朝廷这边不仅要拨钱重新修河堤,还要救助受灾的灾民;河北今年大旱,下辖的城镇,大部分都绝收,那里的百姓正等着朝廷调拨过去的钱粮去赈灾呢;西南那边的少数民族有不安分起来,也需要安抚,这又是一大笔银钱支出;还有,朕之前和太上皇商量,决定开海禁,并打算做海贸生意,因此,需要船舶司那边造几艘出海的船来,需要的银钱数目并不小;太上皇嫌现在住的上阳宫的花园有点小,而且里面的景致也都看腻了,想扩建一下,并且打算挖湖引瀑……”

前面几项,正熙帝说的都是公事,除了海贸这事可以暂时放一下,其它几项都耽误不得。别看福郡王平时不务正业,但他还是很关心国计民生的,只不过以前没有给他表现的机会罢了,如今上位的是和他关系最好的六哥,而且自己也被正熙帝委以重任,因此,尽管正熙帝没和他说具体的花费,可是他心中依然忍不住算了起来。

因为福郡王的数学非常好,心算能力也非常强,所以,在正熙帝话音刚落的时候,他就把大概需要的银钱给算了出来,心中正在震惊那庞大的数字时,听到太上皇要修园子,福郡王立刻道:“这个时候,上皇还要修园子,他可真有这个闲情雅致。

这么大的一个国家,不是这遭灾,就是那有难的,处处都需要银钱。当初上皇退位的时候,户部账面是什么样一个情况,他又不是不清楚?那库房空的都能跑马了,连耗子都留不住。

我们的这位父皇,做皇帝的时候,还稍微知道克制一点,但是自从退位做了太上皇之后,似乎就没了顾忌,只管尽情去享受,完全不去理会那享受的银钱从哪里来。这天上又不下钱雨,而且他若是真的放下一切,安心养老,做一个万事不管,只管享收的太上皇的话,那么这钱用来供养他,倒还有点作用。

可是他虽然表面上退位了,但实际上,一直攥着大权不放手,仍然是大覃实际上的皇帝。可是因为他把六哥你摆在了前面,因此,为难招窄的事,就全都落到了你的头上,而他只管擎现成的,剩下的就交给你张罗。

可是这天上又不下钱雨,他每次提出要求,想要享受的时候,难道就没想过这钱要从哪里来吗?他这么好名的人,当皇帝的最后那几年,因为户部没钱了,没办法,弄出一个议罪银来,都觉得给自己的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