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7章角度,全新的机会(2 / 4)

诡三国 马月猴年 214 字 2023-05-07

个态度,并没有什么问题。毕竟谁也不喜欢一个穷亲戚,天天伸手找自己要钱,一年到头没完没了,而且还是年年如此,持续几年甚至十几年。

可问题在于,山东和陇右不是仅仅只有亲戚的关系,而是同属于一个国家,一个整体。关西出将,关东出相,原本就是朴素的合作理念,可那些斤斤计较只顾自己的人,将合作的基础摧毁了。

有问题,应该解决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

外出征战,消耗粮草会很多,这是个大问题。

而且这个问题存在时间很长了。

从西汉就有人不断的嚎叫着,一直喊到了东汉。

难啊,运输难,消耗大,好大的问题!

但因为这个问题,所以就永远不对外作战了?

贾诩也是一身的尘土,他是从金城而来的,跟着他的还有几个文吏,每个人身上都是捆了一大堆的账单。如果不是斐潜推行竹纸,说不得这些账单都是要用车来装。

斐潜也没有多废话,和贾诩找了一个块相对平坦的石头,就开始研究这些账单。至于军中的杂务,主要让许褚代为处理,反正这一段时间下来,许褚也算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内卫统领了,处理这些军旅事务问题不大。

这些账单之中体现出来的,最重要的改变就是粮草后勤方面。

既然是粮草问题最大,那就先处理这个问题。

人的食量相对来说不会太大变化,个别人很能吃,但也有人胃口小。在整体人类基因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人体基础营养需求并不会因为年代而改变。

战马也是一样的,西汉东汉以及将来,需求可以大略的看成是一个定量。

斐潜这一次带来的骑兵,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一马双骑,而是一马一点五骑,剩下的那些则是由骡马驽马等大牲口组成。这些骡马和驽马承担了一般性的辎重车的负载任务,并且也携带了一定量的拖车。

因此斐潜行军路途上的消耗,是两个部分,一个是自身携带的粮草,另外一个是沿途这些小军寨的额外补充。这一次是为了追求速度,所以没有带一些小牲口。而如果按照正常行军速度,那么携带一些羊群,说不得还会进一步的降低携带固体粮草的数量。

战马的消耗是比较大的,大概一匹战马消耗的粮草是一个兵卒的三倍,毕竟战马不仅是要吃草料,还需要精料,甚至在开战之前,兵卒还会特意给战马喂上一些掺杂了盐和糖的炒制品,提升战马的耐力。但是骡马和驽马相对来说就比较好养一些,只需要草料管饱,然后偶尔掺杂一些豆子就可以了。

斐潜也是在利用这一次的长行军,测算战马和驽马的比例究竟怎样才合适。现在看起来,他和贾诩根据账本和实际的行军来看,战马的比例还是可以进一步的下降,或许是骑兵的一点二倍到一点三倍为一个合适的区间。

这样既保证了战马行军过程当中的意外伤害的补充,又可以使得在粮草方面的压力再下降一些。

至于兵卒的消耗,古代人并不明白卡路里的概念,但是斐潜清楚,所以尽可能用油脂替代碳水,就成为了减轻军需配给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大体上来说,相同重量的油脂所释放的卡路里,会是碳水化合物的两倍。当然这个数据未必准确,但是在日常当中,油脂带来的舒适感会比一般的碳水化合物更为强烈,至于什么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优劣,现在大汉这个阶段,还根本谈不上这些。

重盐,重油,若是放在后世,定然会被很多健康的美食家所不耻,可放在大汉当下,则是会让甚少吃肉的大汉民众幸福得一边吃一边哭。

重盐,代表了食物在陇右当下这种天气里面,更加不易腐烂变质,可以长时间的携带,而重油则是了饱腹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