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伙计们!好久不见!”林恩笑着打招呼。
“LINK!”瑞安等人兴奋地回应,“随时可以开始!”
林恩戴上耳机,他今天要录制两个版本的《Thousand Miles》:
原声无修音版,林恩用他标志性的、充满少年感和叙事感的嗓音演绎,情感真挚饱满。
瑞安他们的伴奏精准而富有层次感,布鲁诺的混音着重突出人声的细节和乐队的现场感。
录制过程非常顺利,几遍就达到了完美效果。
接下来的全程电子化人声版才是重头戏!
林恩再次走进录音室。
这次,他需要演唱得相对“平”一些,为后续的电子化处理留出空间。
几次演唱完成后,布鲁诺立刻投入工作。
他熟练地操作着Roland SVC-350声码器和Electro-Harmonix“Golden Throat”人声效果器,将林恩的人声分解、调制、再合成。
人声通过物理导管与电子乐器共振,最终输出的就是那种冰冷、机械、充满未来感的“机器人声”。
布鲁诺全神贯注,手指在设备上飞快操作,眼神专注,完全沉浸在技术的世界里。
林恩则在控制室实时监听效果,不时给出调整意见。
虽然过程比原声版复杂得多,但凭借布鲁诺的技术和林恩的清晰要求,进度也相当快。
下班前,两个截然不同却又各自精彩的版本终于录制完成。
到了最后的母带试听环节,录音棚控制室里挤满了人。
玛利亚·凯莉、她的经理人兼LINK唱片高管西默尔·斯坦恩、
马库斯(带着他新交的女友——24岁的黑人新人女演员哈莉·贝瑞)都闻讯赶来,想第一时间听听这首特别的歌。
布鲁诺按下播放键。全程电子化人声版的《Thousand Miles》流淌出来。
冰冷的机械声线、充满未来感的合成音效、复杂的碎拍节奏(布鲁诺手工剪辑的成果)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奇异而迷人的听觉体验。
众人的反应各不相同。
西默尔·斯坦恩,这位发掘了麦当娜、从业几十年的老牌音乐人,眉头微蹙,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
他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但这种全程电子化处理人声的做法,他还是第一次在主流巨星的作品中听到。
“LINK,”他语气谨慎,“这种形式...很新颖,很有实验性。欧洲一些小乐队和地下歌手玩过类似的东西。
但...风险很大。米国音乐圈的主流是天赋型选手,像玛利亚这样的好嗓子。这种技术会把从业门槛大大降低,可能会引发广泛的质疑和争议。”
玛利亚·凯莉正侧耳倾听,漂亮的眉毛也微微皱起。
“嗯...这种声音有种独特的美感,很酷,很未来。”她评价道,但随即话锋一转。
“但是...太假了,情绪像是隔了一层,没有灵魂。就像...机器在唱歌。我还是更喜欢你真实的声音,LINK。”
作为靠天赋嗓音吃饭的新晋DIVA,她对这种“技术替代”本能地有些排斥。
马库斯则兴奋得手舞足蹈:“哇哦!太酷了!布鲁诺!这技术已经成熟到可以做唱片了吗?”
他看向布鲁诺,眼中充满期待。
之前的讨论技术可行性是一回事,现在直接做出林恩认可的成品母带又是另一回事。
林恩的首专是目前整个LINK唱片、大西洋唱片和华纳唱片目前最重磅的项目。
所有歌曲的混音(Mixing)和母带制作(Mastering)必须全部完成并达到行业最高标准,CD、磁带版本都需要单独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