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政策,故事(1 / 4)

如此一面考察和培养王太子,一面让老丞相以教化入手,开始收拢权力然后又分派下放,以期培植新势力。

另一方面,他又在麻痹那些国内世族,令他们对于国王的新命令不至抵触。

施梓这国王做的是有条不紊,而且越来越得心应手。

除了老丞相等有限几个人,施梓并未将自己心中的未来的蓝图公开,所以就算这时候稍微做些过火的事情,比如说收拢一些他们手中的权力,或者稍微提拔些不属于世族中的人,也在他们的接受范围内。

老丞相虽本也是世族中人,但他与其他人不太一样,是真正能够有抱负的,所以在知道国王的真正想法后,非但不会抗拒,反倒高兴的全力配合。

因施梓的要求,他现在专心教化之事,建立图书馆、扩大学堂教育,任命学官挑选人才等。

也专门在此中提拔了不少下层人,当然,主要是“技术工种”,毕竟除此之外其他都是需要一定文化基础的,而在知识书籍被垄断的当下,底层人很难接触到这些。

所以近些年来的官员,不管明里暗里,其实多半都是出自于各个世族、又或者由他们培养安排的人。

现在国家的运行也无法完全脱离他们,毕竟暂时也找不到替代者,所以只能用着,然后等待教化有成效了,才能开始正式改变。

而技术方面,比如木匠、石匠、瓦匠等,他们的技术再好,其实也还是属于底层,所以反倒更好直接提拔,当然也就是做些讲师、教(jiāo)授的事务。

按照施梓的想法,这些人贡献出他们由经验或是传承得来的技术,保证他们的吃穿用度,一生不愁,甚至还给他们的孩子安排进学堂里。

当时老丞相还认为如此不现实,“这些老匠人敝帚自珍,便是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主公这是要他们拿出活命的家伙事,如何得行?”

不过真正实施下去,却发现这些人大部分同意得很快。

技术的确是他们活命的依靠没错,但自己和家庭、尤其是孩子的未来得到了保障的情况下,其实放弃也没什么不行,毕竟说到底,有这技术还不是为了生存,既然已经得到了结果,那还需要在乎因么。

他们也不会去想公开了技术,自己的价值会不会大大降低这种复杂的问题。

而且这是国王的命令,一边是另一条生路,另一边却是得罪国王的死路,傻子也知道该怎么选择。

而这些人的妥协,也让剩下一小部分顽固派显得没那么重要了,老丞相自也是有手段的人,先是假装放弃了他们,等他们看到了旁人得到的好处,他们自然会求着过来。

而相比于这些人喜欢敝帚自珍的技术,在技术得以开放学习之后,施梓教给老丞相的使用方法,更令他惊叹。

“就算是同一个人,也不能保证自己做的每一件成品,出来都是一个模样,但如果让一些人将制作的其中一个环节熟练了,然后几个人成一个链条般,每个人做其中一部分。

“如此每人在自己所熟练的部分,就能基本维持稳定,而出来的成品也就能更稳定,如此产生低劣成品的概率也会低很多。”

国王还为此取了个名字,叫做“流水线作业”,老丞相也是举一反三的,回去立刻便让那些老工匠们将自己的技术拆分成几个部分,然后每个部分开始安排学徒,专心学习。

当然,如果有人非要全部都学也没关系,反正最后结果好对大家都好,结果不好那也是他自己一个人承受,自己选择的苦果自己吞。

除了教化由着老丞相去折腾,那些世族们也短视,看不到这个威胁,施梓在其他方面大多是循序渐进。

在即将新旧交替的时候,稳定才是压倒一切的,施梓也是在尽力为继任者创造一个最良好的亲政环境。

当然如果都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