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前因后果(3 / 4)

是‘太极道尊’。”

“当然,曾经还有一位‘太素道尊’,但他的事情公子您也知道,所以第五个御府台本来应该是‘太素道尊’执掌,但太素道尊造逆陨落之后,就由太一道尊执掌,而太一道尊只是二清境道行,道行、威望和权柄都不如前四位摄政道尊。”

“但就在前五年中,上一任大道庭的‘惠圣大道君’和执掌尚书台的‘太初道尊’发生了冲突,起因是‘阐来国’的‘太循道尊’在阐来国内处死了太初道尊的一个弟子,所以太初道尊便请奏‘惠圣大道君’出兵讨伐太循道尊。”

“但太循道尊之女乃是惠圣大道君的‘圣后’,且太初道尊那个弟子确实在阐来国内做了恶,所以惠圣大道君不准此奏。”

“于是在经过长达五年的太初道尊与惠圣大道君、太循道尊斗争后,太初道尊得到了太始道尊和太一道尊的支持,以‘无德乱政’为名,入宫废除并处死了‘圣后’。”

“圣后虽然来自阐来国,但却是惠圣大道君的正妻,所以惠圣大道君在圣后被处死后,秘密发诏,准备召集四方道国起兵讨伐太初道尊。但这道诏书被太初道尊截获,惠圣大道君见密谋泄露,于是匆忙召集宫内国士杀出‘大道宫’号召大家讨伐太初道尊。”

“后来.这场大道庭宫廷之乱被太初道尊平定,惠圣大道君在这之后不就‘病死了’,新任大道君上位,也就是惠圣大道君的弟弟,现在的‘元德大道君’。”

方鉴听完陈述之后,不禁问道:“这件事听起来的确令人惊骇,不过这和夜巡校尉府有什么关系?”

“有很大关系。”玉涔双说道:“方才说到惠圣大道君匆忙召集宫内国士杀出大道宫讨伐太初道尊,这些人在这场大乱结束后,其实并未全部被处死。”

方鉴听到这话立刻明白过来,“你是说,那日追随惠圣大道君讨伐太初道尊的那些宫中军士,有一部分被发遣了这夜巡校尉府?”

“是的。”玉涔双满脸凝重地道:“这些人之所以未被处死,并不是因为太初道尊心慈手软,而是因为在惠圣大道君召集他们的时候,曾以大道君的名义向‘先天元始宝印’起誓,赐予这些追随他的人每人‘三十道赦令’。”

方鉴问道:“什么意思?”

玉涔双解释道:“赦令是大道君以大道君名义,通过先天元始宝印赐予他人的一种特权,一道赦令可以免除一次‘死罪’。例如一个人身上被赐予一道赦令,哪怕他刺杀了大道君本人,那么他也能凭借这道赦令免罪。”

方鉴疑惑地道:“那么这赦令以何种方式兑现呢?”

玉涔双说道:“这就是‘先天元始宝印’的伟力,凡是被赐予赦令的人,在他身上的赦令被消耗完毕之前是不能被杀的,如果你强行杀死他,那么你身上无论有多少大势,先天元始宝印会在一瞬间给你全部清空。”

方鉴面色一凝,又问道:“那若是已经没有大势了呢?难道要倒欠先天元始宝印‘大势’吗?”

玉涔双摇头道:“不,如果身上已经没有大势,那就回削去一重道行境界,比如三清境削落至二清境,二清境削落至一清境。”

听到这话方鉴立刻恍然大悟,道:“这是惠圣大道君给太初道尊设的陷阱,同时也是一个恶心太初道尊的手段。”

“是的。”玉涔双道:“幸亏那日大乱是太初道尊没有亲自动手,但是听说太初道尊的好几个弟子和得力部下吃了大亏,损失巨大。”

方鉴闻言微微一叹,道:“所以,这些剩下的被惠圣大道君赐予‘赦令’的军士,太初道尊不敢杀,只能发配到了这夜巡校尉府。”

玉涔双点头道:“是的,太初道尊把他们发配到夜巡校尉府的目的,就是慢慢将他们身上的赦令消耗掉,等赦令消耗完毕后再行处死。”

但方鉴又问道:“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