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中土大周,草原近况(3 / 4)

秋,年及弱冠,但也在这场战役之后大放异彩,展露峥嵘。

作为具有参政议政之权的沈秋,他不负洛离赏识,于草原基础建设与同化之上,付出了偌大贡献,屡次进献之策,都是与国有益,可圈可点,丝毫没有因为草原苦寒而心灰意冷。

随着霍去病杀散这些反抗诸部,几乎在同一时间,沈秋就以极为迅速的速度,想到了应对方针。

草原是地广人稀,但并非无人。

自从大夏入主草原之后,至今已经过去了一年多。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整个草原上,被大夏人建立起了诸多驿站,几乎每隔十里,便有一处。

这些驿站之间都互有信号沟通,每一处有狼烟升起,都代表着有变故突生,借着这便利,大夏对于草原的管理,也并未产生多少纰漏。

一年多的时间,经过大夏持续不断的洗脑,已经有不少草原部落,都被大夏彻底收编了。

这时候霍去病先是以雷霆手段,彻底打散了那些反抗军,无疑是给了众多草原人一记强有力的强心剂。

跟着大夏走,才是正道,不然终将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借着这股战役余波,沈秋将其大肆宣传,几乎传遍了草原各处。

同时,他还与草原都护府合计,公布了一道政策。

那就是只要有草原人检举告发逆党,消息属实,一人赏银十两,一家户籍可名录大夏!

检举或抓捕更多,奖励依次上升,哪怕是为夏官吏,都并非难事!

要知道,大夏的名录户籍可没这么好入,尤其是对这些草原人来说。

必须得被严格考证,三年没有出过劣迹,并且服从夏化的草原人,才有资格录上。

眼下名录大夏草原籍贯的人,可就只有一开始跟随大夏造反,一路攻上金狼王城的那几个部落,才拥有。

这一年多的时间以来,那些拥有大夏户籍的草原人,可谓是享受了不知多少福利和好处!

大夏的丝绸布匹、人身保障、文武典籍与功法等等,只要是拥有大夏籍贯的子民,都可以得到。

甚至于,他们的子孙后代还可以去大夏的学院修行,获取到参与科考的资格!

而且要知道,大夏除却殿试之外,州郡县三试,可都是在地方科考。

一旦通过了郡试,就可入地方为官,这对于草原人来说,可是不可多得的大造化!

这些好处,都被那些得了户籍的草原人享受了去,一年多以来,几乎各地都有空降的同族长官,让人艳羡不已。

人有七情六欲,当同等身份的人境遇不同之后,落差感和嫉妒羡慕,很容易就会随之生出。

但一直以来大夏对于户籍这一块都很严格,没有丝毫放水的可能。

按照进度,最起码得再过两年甚至三年的时间,才能有第一批人成功获取大夏户籍。

本来应是如此。

可沈秋这一招,却彻底叫不少心中打着心思的草原人,沸腾了。

因此根本不需要大夏出力,那些四散溃逃,想要躲着苟着蛰伏的反抗军,早晚会被自家人给揪出来。

而这样以来,那些检举了自己同胞的草原人,自然也不可能背叛大夏,只能绑死在大夏这张战船之上。

所以因公论赏,给予他们户籍表彰贡献,自然算不得什么。

此计甚好。

于是乎,沈秋这一张告知传遍草原,那些本来还藏匿着的抵抗蛮子,当场就原形毕露,被自己人检举告发,差点一网打尽。

未过多久,乱象便彻底平息,顺带着还让草原更加安定,看样子要不了多久,就能彻底与大夏沦为一体了。

大夏,长宁。

回到这座皇宫不久的洛离,正处理政事。

当他摊开有关于北境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