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诸子齐聚(2 / 3)

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简单的辩论中,不难发现,惠施的逻辑要比庄子更加严密。只因名家注重辩论“名”与“实”之间的关系,正是一种逻辑学。

当然,庄子也只是借游鱼,来抒发其逍遥之乐。

跟法家一样,道家同样分为三派,分别是老庄派、黄老派以及杨朱派。最著名的,当属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老庄派。

最不出名的,就是杨朱派。

杨朱派主张全生避害、为我贵己、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自己对他人的侵夺,属于道家的别支。

春秋战国后,因不容于世,后湮灭不存。

诸位在静室就坐,葛岩道长陪坐末席。

“敢问道祖,可是要参加争鸣大会?”

老子虽不是道教的创始人,却被道教尊为道祖。

老子闻言,笑而不语。

庄子则是视而不见,专心注视着眼前的茶杯。

只有杨朱抬头,看了葛道长一眼,道:“我等此番前来,一则拜谒太公,二则借阅藏书楼,并不参与此番辩论。”

葛道长闻言,神情了然。

就说嘛,以老庄的个性,断不会参合此事。说起来,儒家的孔子,可还是老子的半个学生。

次日,儒家的荀子,带着一众儒家门徒,赶到山海城。

欧阳朔安排行政署长范仲淹,出面招待儒家之士。他正是想借着范仲淹的口,向天下儒生传递一个信号。

山海城兼容并蓄,不限于某一家一派。

除了儒法两家,其他各家,也都陆续有人赶来。他们来山海城的目的,跟老子、庄子等人类似。

除了参加争鸣大会,最主要的还是拜谒太公,借阅藏书楼。

按理说,藏书楼现身山海城久矣,为何此前不来?

这就不得不提,各家各派心中的小九九。

试想,如果不是争鸣大会,其他时候来山海城借阅藏书楼,势必要应付欧阳朔这位难缠的领主。

诸子百家之中,不是谁,都愿进驻山海城的。

因此,为了怕麻烦,各家各派也只能忍着,憋着。直到山海城召开争鸣大会,在光明正大地一窝蜂地赶来。

这个时候,欧阳朔可没脸见一家,纠缠一家。

不得不说,都是人精啊。

来访的诸子,有跟申不害和慎到一样,光明正大的。也有跟老庄一样,偷偷摸摸地就来了,也不通知东道主。

比如墨子。

墨子来到山海城,没有惊动任何人,下榻之地,也不是山海城特意准备的聚贤楼,或者是城中的客栈。

墨子下榻之处,不过是城中一处不起眼的木工坊。

木工坊的主人,正是墨家之士。

相比其他几家,墨家之士早就渗透进各大领地。只因墨家成员大多来自社会下层,兼且组织严密,故而有此便利。

墨家之徒,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

墨家的领袖,称“巨子”。

百家当中,恐怕只有墨家,早已将触须伸到诸玩家领地当中。

想想,实在是可怕。

对报上名来的诸子,南疆都护府都会安排专人接待,比如农家的许行。许行是一位中年人,长长的胡须,衣着朴素,就像一位地道的农民。

农家因注重农业生产而得名,欧阳朔特意安排农业司长孙岩农,专程陪同许行,到藏书楼阅览农业典籍。

其中的一部著作,不得不提,那就是贾思勰写的齐民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