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回援(2 / 3)

晚唐浮生 孤独麦客 142 字 2022-05-30

北上回援汴州,似乎没太大用处。夏贼多为骑军,来去如风,只要补给不断,你根本逮不着他们。回去了又能如何?

但不回去吧,似乎也不好,主要问题是人心。汴州有事,你救都不去救的,那就别怪那些还在坚持或观望的地方州县投降了。

人心,就是这么一个奇妙的东西。人也很喜欢趋利避害,忠心固然是有的,但也不可能无限消磨。

“自然是北上回援汴州,这几日一直在调动兵马,收集粮草,打造船只。”朱全忠说道。

“不知何时动身?”周本说道:“吴王有命,我愿率舟师北上,支援梁王。”

“当初与吴王结亲,看来是对了。”朱全忠脸上的笑容更多了,道:“今邵贼已成天下公敌,贵我两家还需同心协力。不除此獠,天下武人都不得安生。”

周本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邵树德做得太过分了,不给武人一点奔头,管得死死的。大伙提头卖命,不就是为了富贵传付子孙么?结果你倒好,富贵或许是有的,但只能给邵树德当狗才能得到,完全靠他施舍。手头没有兵、没有权、没有地盘,这富贵能长久么?

“邵贼多骑卒,梁王还需小心。颍州城内亦有贼人,或不会眼睁睁看着咱们撤走。”周本提醒道。

朱全忠与周本聊了这么久,心情好了许多,似乎又找回了一点感觉,道:“周将军勿忧。颍州贼兵战力羸弱,多为土团乡勇,挡不得我精兵一击。我倒希望他们出城追击呢,正好给他来个回马枪。”

周本干笑两声。颍州贼兵似乎真的不怎么强,不知道是不是淮宁军的普遍水平。应该不是,不然的话,你让攻寿州不克,只能劫掠地方发泄怒气的朱延寿如何自处?

“使者先在营中休息两日吧,四月十八拔营启程,溯颍水而上,至项城。我已密令王敬荛率夹马军离开许州东进,接应我等北上。”朱全忠说道。

夹马军之前戍守颍东营垒,苦战许久,后退到陈许整补,招募忠武精卒补全编制。接到朱全忠的命令后,王敬荛于深夜离开许州,前往陈州。

但王敬荛能走,还部署在前线的长剑、匡卫、坚锐、佑国四军就难了。他们是走是留,朱全忠还在犹豫之中。

陈许与郑汴相连,看样子是可以守一守的。轻易撤走的话,靠赵珝能守得住?怕是李唐宾大军压境之下,守不了几日就降了。

但如果留在那里,单靠陈许二州是养不起庞师古那几万人马的,必须从外州协饷。如今蔡州已失,颍州必然也要丢掉,其他州县也很不保险,一旦饷械两缺,打不了多久就会崩溃。

朱全忠曾问计于他人,结果意见不一。

李振建议北撤,与夏贼争夺郑州,先把从旋门关涌进来的贼人驱逐,解决汴州西侧的威胁。说白了,就是去弥补葛从周大败所造成的恶劣影响。

敬翔模棱两可,显然不敢给主意了,或者说他也觉得很难,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庞师古坚决反对撤。理由是一旦撤了,许州赵珝独木难支,抵挡不了李唐宾大军的围攻。而且颍东前线相持这么久,堡寨林立,贼人不好攻,一旦放弃坚固的营垒,仓皇北顾的话,将士士气低落,夏贼衔尾追击,弄不好损失会很大。

不过敬翔昨日又进言,说可以先不撤,继续坚守,等等外部局势的变化。

他洋洋洒洒说了一大通,话不是很中听,朱全忠耐着性子听完了。核心意思就是以拖待变,待郓州局势明朗之后再做计较。实在不行的话,试探性调朱珍西进,看他会不会奉命。

另外,他也提到了李克用和罗弘信。值此危急存亡之时,他俩不能再坐视了。

如果李克用挥师攻河中或河阳,则夏贼全线震动,必然会将注意力转移到北方,河南战局转危为安,甚至可以趁势发动一些反攻,收复部分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