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前事今朝之恩怨,至此而终(1 / 4)

昭明书院,崇圣殿。

“学生弘山,见过孟圣!”

一袭青衫,身材微胖的书院院长王弘山,恭敬的向殿内行礼。

“弘山,孟某此来是带着浩然圣人的指示,为儒为道,你无须多礼。”

儒家一脉的准圣孟学渊,不知道何时到了昭明书院,正在殿内喝茶。

颜五常立在一旁伺候。

不过,两人的神色都有些沉重。

“哦?浩然圣人出关了!不知道他老人家有何指示,弘山必全力以赴!”

王弘山激动的问道。

他出自东陵王家的旁支,是靠自己的真才实学,才在世家里脱颖而出。

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他深知机遇的重要性。既然浩然圣人的指示带到了昭明书院,这说明有用得到他的地方。

若是能借此与浩然圣人搭上关系,那么他这把老骨头也许还有机会。

或为修行,或为家族!

“天下纷乱,佛道相争,更有魔宗潜藏,妖族蠢蠢欲动。弘山,这天下怕是要乱了,我儒家一脉该何去何从?”

孟学渊摸着茶盏,长叹一声。

他虽然是带着浩然圣人的指示而来, 但是并没有太多的兴奋。

王弘山心里咯噔一下, 看来这次浩然圣人的指示并不容易完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等读圣贤之书,学治世之道。”

他穷尽脑汁,斟酌着说道, “值此纷乱之际, 自当秉承正道,助君王平天下、安国民、兴社稷、谱造化!”

然而, 对面的孟学渊摇摇头。

“弘山, 急流勇退,潜龙在渊, 才是长存之道啊!”

他饮一口茶, 轻声说道,“这趟乱世,我等儒家一脉必须摘出去,如此才能坐山观虎斗, 收那渔翁之利。”

王弘山一怔, 这与自己的想法截然相反。

可是听起来, 似乎非常有道理。

若是按自己的想法, 儒家挑起治世之脊梁, 必将受各方势力针对, 到时即便是胜了, 也定然惨不忍睹。

人都没了, 道也荒了, 还谈什么传承?

而若是按孟圣的想法,隐于幕后, 任由那佛、道两家斗个你死我活,甚至将三宗十七派和朝堂、军部牵扯其中, 直至最后儒家再出山收拾残局。

届时……岂不就是儒家大兴的机会!

想到这里,王弘山陡然抬头, 这……真的是孟圣的想法吗?

还是……

孟学渊似乎早已料到他的心里所想,端着茶盏说道, “但是, 我等也必须融进去,隐于那幕后,做那执棋之人,暗中操纵天下大势, 倾轧世间。”

说到这里,他蓦然低头, 与王弘山对视在一起。

话语在崇圣殿里, 一字一句的响起。

“如此,才是真正的……”

“平天下!”

“安国民!”

“兴社稷!”

“谱造化!”

一声声言语,宛如惊雷在王弘山的耳朵里落下。

他彻底明白,这不仅仅是孟圣的意思,而同样是那洞明书院里坐于幕后的浩然圣人之意!

摘出这趟乱世,靠的是他们。

而执棋于暗中,操纵天下大势的, 唯有那当代儒圣、儒家的至强者, 王浩然!

“敢问孟圣,何以急流勇退?”

王弘山心神震撼的问道。

孟圣抬起眼眸, 望向远方,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那灵枢观清徽, 可到了昭明书院?”

原来他们早已知道清徽道长的行程。

王弘山全身一震,回道:“启禀孟圣,学生也是才知道这个消息。灵枢观清徽道长,确实到了书院,如今正在丁字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