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赋税 (求订阅求月票)(2 / 3)

,以此减轻朝廷和百姓的负担。

明代的军屯规模很大,养活了大量的兵马和人口。

不等众人高兴,朱允熥就接着说道:“诸位,这是陛下取得的辉煌,我等除了恭贺陛下之外,也该想想如何抑制土地兼并,让百姓始终有钱可耕种!”

“否则时日久远,百姓的土地被富户豪商吞并之后,依旧穷者无立锥之地,诸位,畅所欲言吧。”

铁铉助攻说道,“居安思危,乃是明君善政,殿下说的是,土地问题乃是大明的根基,

我等确实要想想,如何保障百姓土地。”

众人也陷入沉思,毕竟土地的问题是历史历代的难题,而且牵连极大,不能轻易决策。

思索一番之后,暴昭这才说道:“殿下,之前山东、河南、两淮地区人口凋零非常严重,为了使天下人口均衡,

地下采取移民政策,按照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进行迁徙。”

暴昭所说的,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明初大移民,也叫做大槐树移民,或者洪洞大槐树移民。

指的是从洪武三年,到永乐十五年,明朝先后从山西的平阳、潞州、泽州、汾州等地,

中途经过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处,在那里办理手续,领取“凭照川资”后,向全国广大地区移民。

大槐树的移民名称也由此而来。

明初经洪洞县大槐树处迁往全国各地的移民曾达百万人之多,

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世上罕见。

“殿下,虽然经过多次移民,但是这些地区的土地,仍然没有经过充分开垦,依然有许多荒废的土地。”

“微臣觉得朝廷应当出台政令,把这些土地全部收归朝廷,即便是以后再次移民开垦,所有权也在朝廷的手中,

百姓只能够耕种,向朝廷缴纳赋税,却没有买卖的权利,不知殿下以为如何?”

朱允熥听了之后,满意的回答说道:“好,此乃善政!”

铁铉也点点头说道:“土地掌握在朝廷的手中,丰年缴纳田税,如果遇上灾荒年景,朝廷也可以减免一些税收,无论如何总不至于让百姓流离失所,沦为奴仆。”

傅友文也说道:“朝廷掌握的官田越多,百姓越是安稳,微臣同意此策。”

哪个朝廷都有自己的官田,掌握在朝廷的手中,众人对此并不陌生。

郁新看了看众人,试探着说道:“现在田亩比较多的,大多都是富户豪绅,大多有功名在身,还有一些士子,对于这些人……”

郁新没有再说下去,因为种人的脸色写满了忧虑……

暴昭却没有任何的忌讳,接过来说道:“这些人不用缴纳田税,长此以往必并导致财富积累,接下来他们就会侵吞土地,不利于大明稳定啊。”

“就拿读书人来说,朝廷会让他们一定数额的土地免交赋税,可是百姓往往就会将田地挂靠在他们名下,这样一来朝廷收到的田赋减少,

他们却靠着投献的土地奢侈享乐,只要遇上天灾人祸,那些投线在他们名下的田亩,就会被鲸吞……”

暴昭所说的大家都明白,这是明鉴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百姓为了向官府少交一点粮食,就把土地挂靠在权贵门下,遇上有良心的还好一点,就当是增加收入了。

可要是心地不善的,就会落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毕竟天灾和人祸,有些时候也是能够掌控的!

想让一些百姓破产,那还不是轻松便利!

方法太多了!

明朝秀才就有免税赋的福利了,秀才可以免去八十亩的税赋。

但是普通农民没这个福利,往往遇上天灾或者战乱,赋税沉重的时候,很多农民都把自己的田地寄居到秀才的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