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二章 疾奔世外,却逢千山(2 / 4)

是诸天万界中,人族的最高学府。

光是最近五十六亿年来,就有不计其数的修行者、飞升者,前往八大圣地之中进修。

其中许多人修炼有成后,不辞辛劳,愿意常驻人间,随缘向界海传法,并治理生民,其中功德最深,最有成效者,便被奉为人间的人族共主。

目前的人族共主,就是一个飞升者,曾经到唐尧圣地进修。

上古劫后,唐尧圣地累计已经出了九个人族共主。

所以,现在掌控这座首阳山的人族共主,又有一个称号,叫做“九代唐尧”。

九代唐尧跟关洛阳聊天的同时,首阳山在空中略微一震,发出一声玄音,扫遍整个人间。

很快,人间各处就有一道道灵光,突破虚空而来,没入那个洞窟之内。

人族遍布人间各处,当然不是只搬走一个南瞻部洲就了事。

九代唐尧这一声玄音,叩问人间。

但凡人间生灵,若无他处可得庇护,又有人性者,都会受到玄音牵引,化为灵光而来,被收容到洞窟之内。

关洛阳随意一眼看去,就知道那些灵光之中,也有许多从血脉上来讲不是人的生物。

“原来首阳山所认可的人性,是指生而有欲,欲外有情,情外有理?”

“无论出身如何,生而有欲,情理共存,便是人。”

九代唐尧说道,“这并非只是首阳山的判定之法,自久远劫来,无论天庭地府,诸天神佛,都要依此论断。”

关洛阳轻轻点头,说道:“可惜要庇护人间生灵容易,要守住万界生灵,却大不易,这场大劫之中,不知道太清赤明的人族,是不是已经有一个明确的态度?”

“交浅言深是大忌,道友这话问得急躁了。”

九代唐尧淡然道,“人族如何,非我一人所能论定,但至少我们八大前古圣地,将以自保为主,不去主动掀战,但也不会轻易屈附于他人。”

大劫之中先求自保,是很正常的思维。

但同样是求自保,手段也是大有不同的。

地府那边的十殿阎王,除了三个叛徒之外,其他人所想的自保方式,就是紧密抱团、固守于地府而已。

结果就是外贼潜入、内外勾结,险些把地府给翻了个底朝天。

依关洛阳来说,对七殿阎王的这种做法,只能说是不置可否。

他们也没准备害谁,但是手段上未免太保守了一点,必然落于被动,很难达成他们自己预期的目标。

而这个九代唐尧口中的自保,就颇有些值得琢磨的地方。

“不去主动掀战”,真正心态保守的人,根本不会说出这种话来。

看来人族的八大圣地还是懂得,要先有不惧一战的态度,才能真正尽可能的避免战争。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位九代唐尧,对关洛阳的戒备也太深了。

即使展露了伏羲画影的因果,他也完全没有半点真正付出信任的意思。

这种态度虽然不算错,但好像显得这位九代唐尧的心智不够坚韧,有点过于紧张的感觉。

关洛阳并不认为,在人间这种环境下,自己一个投影,就能让一个掌控至宝的帝君,产生这么大的压力。

除非是,他本身还背负着某种不为人知的重担……

真空天魔,天尊境界,心灵之敏锐,几乎可以说是时时刻刻在把玩诸天万界的天机。

即使大劫之中,天机混乱,关洛阳的心境,也能自然而然地触发一些更接近真相的判断。

“哈,道友所言,跟我对这大劫的态度,也是不谋而合。”

关洛阳笑了一声,“既然如此,我就不打扰道友迁移生民了。”

“等过些日子,界海平静一些,再去轩辕圣地拜访道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