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连锁反应(2 / 4)

都督请留步 携剑远行 242 字 2022-09-13

暂在洛阳的时候,对他相当亲近。

不如写信给崔士谦,高官厚禄相许,让对方以南阳郡相投。这样的话,便可以白白捡一个南阳。若是对方不肯就范,则可以事先把信留个底,再派人送到高欢手里。

无论崔士谦跟高欢是君臣相得,还是反目成仇,或者鱼死网破,反正贺拔岳他们完全没损失!

于是,这封满怀恶意,却又带着深沉谋略的书信,就摆在了南阳郡太守崔士谦的案头。

……

时间回到半个月前。

人无伤虎意,虎有伤人心。

崔士谦一族,虽然上上下下对高欢那帮人都不感冒,但要是实质性的背叛,所遭遇的压力也不是一般大。

贺拔岳写的信,表面上看是诚意满满,实则包藏祸心。崔士谦一看就知道这些人没安好心,想离间崔氏和高欢之间的关系。

当然了,崔氏一向对高欢也不怎么殷勤,这确实也是不争的事实。

那么崔家为什么不鸟高欢呢?

因为他们在北魏时,虽然是北方世家,却以武力闻名于世,而非是文章所长。比较高,自然就看不上靠女人起家,又来自六镇的泥腿子高欢。

当初李元忠那帮人推举高欢为“共主”的时候,崔氏这一脉就不是很感冒,甚至公然让崔暹带着妹妹投奔了刘益守。

因为忌惮于崔氏掌控了很多兵马,高欢没有轻举妄动,而是将其打发到南阳这地方。

南阳这地方肥是很肥,却是肥而不强,无险可守。自从汉光武帝起兵南阳发家后,还没见过谁从南阳起家得天下的。高欢一直没来得及腾出手收拾崔氏一族的人。

长子崔士元,参军起家,与葛荣军交战时,随父崔楷一同战死。

崔士谦是次子,同样是参军起家,如今为南阳太守,荆州刺史。

三子崔訦(又名崔士约),膂力过人,擅长骑射,被任命为城防都督,一直都是直接带兵打仗的。

剩下几个崔氏子弟除了崔士恂早夭外,如崔士慎等人,和兄长们一样,都是参军出身,走兵家的路子。可以说这一家人几乎是人人打仗,武德很是充沛。

正因为如此,高欢对他们是不敢用也不敢动。

这家人比起渤海高氏的高敖曹一家人,上限(打仗的能力)或许差点,但胜在家族团结,毫无短板,自成体系。

拿到贺拔岳的信,崔士谦有几个选项。

第一个当做啥事也没发生过,什么也不去做。但是隐患就是贺拔岳把劝降信给高欢那边送一份,到时候崔氏要怎么跟高欢解释呢?

这种事情是解释不清楚的。好比在刘益守前世那个时代,重量级的部门经理被竞争对手那边的老板请去吃喝玩乐一条龙,相谈甚欢的样子。你是把这件事告诉自己老板,还是不说呢?

不说,被其他人告发后,老板心里会有想法。说了,老板认为你是功高震主,以此逼宫希望更高待遇。无论说不说都是不妥的。

第二个就是积极响应贺拔岳,在南阳这里发檄文讨伐高欢,说对方不是魏国正统,乃是国贼。请贺拔岳派兵来保护南阳。

当然,这样就完全是中了贺拔岳的阳谋,有点被“逼良为娼”的意思。

“如今大争之世,各路枭雄都不是省油的灯啊!”

将贺拔岳的信交给自家兄弟几个看完,崔士谦长叹一声,有种手脚被捆住的无奈憋屈!

“兄长说得对,贺拔岳这是在把咱们当枪使呢!”

崔訦愤愤不平的说道,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论谁也想不到,他们入主南阳以后发展生产,安民开荒,没招谁惹谁,却遭遇这样的“暗算”。

当然了,这世间没什么道理好说的,你弱你就要挨打,打你的人根本不想跟你讲道理,类似的事情,当年葛荣来的时候他们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