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读清华还是上北大(2 / 4)

照的动静,自己则是在明处整日吃喝玩乐,好像根本不关心政务一样,让所有人都放松警惕。

这点小谋算,都是用来麻痹萧圆照的。

大概是演得太像了,以至于萧圆照产生了误判,以为朝廷派来的人都是不过如此。

“打听清楚住哪里了么?”

王伟漫不经心问道,语气平静,却是带着不可拒绝。

“已经打听清楚了,是要把人带到这里么?属下这便去办。”

戴子高殷勤点头说道。

“嗯,把人带到我这里来,越快越好,但不要惊动萧圆照。”

王伟看起来很是平静,丝毫不见此前挨家挨户搜罗美人时的猖狂。

戴子高刚要转身,王伟叫住他提醒道:“对方今日刚刚到南郑,必定戒心极重。等他快跟萧圆照谈妥后,再抓人不迟。你先从容布置,务求一击而中!”

“王侍中,何不将此人一刀宰了啊,那多干脆啊。”

戴子高迷惑不解的问道。

王伟听到这话,简直想一棍子打死这个榆木脑袋。如果真的将长孙俭给宰了,到时候萧圆照必然一口咬定根本不认识这个人,若真到那一步,要如何拿捏这厮?

一招不慎,满盘皆输,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肯定得让长孙俭当面指认萧圆照,才能把这位所谓的“汉中王”捏在手里啊!证人都死了,还说个球啊!

这多简单一个道理啊。

证据确凿,萧圆照私通敌国,这是多大的罪名?想想都很刺激!

只要稍微操作一下,便可以将萧圆照拿下,撤销汉中王的封号。

或者以此为要挟,将来把萧圆照这家伙揉扁搓圆,还不是看刘益守的意思就行了?

“按我说的办就是,不要伤人性命。一个来自关中的死人,不能证明任何事情,对我们毫无意义!”

王伟一脸不悦的呵斥道。

“明白了,明白了,属下这就派人去盯着,一定办好,一定办好。”

戴子高如蒙大赦,赶紧的退下,不敢继续在王伟面前呆着。

等他走了以后,王伟这才自言自语的叹息道:“使者都来了,看来关中那些人,也要开始动手了吧。”

出发后王伟曾经收到刘益守写来的信,叮嘱他说这场战争虽然对所有人来说都很重要,但却并非是那种生死存亡的大战。

再加上汉中地域狭小,兵力施展不开,粮道运输不畅。所以无论是萧纪也好,贺拔岳也好,甚至包括梁国朝廷这边,肯定都是精兵互殴!

大规模的会战肯定不可能,后勤补给也不允许,然而小规模的战斗少不了,甚至战斗还可能会很激烈,不可怀有侥幸心理。

所以这次争夺汉中的场面就会很怪异。

掌握着本地粮秣与辎重的萧圆照,几乎没有任何可以掌控的武力,所有的军队几乎都是摆设,防不住任何人,这些军队估计就连抵抗意志也不会有多少。

因为这些人不久前还是萧纪麾下的军队,只是被萧圆照收买,暂时听命于他,能指望这些人有多厉害多尽心呢?

但是其他三方,无论是关中来的李弼,还是朝廷派出的杨忠,甚至是屯扎在剑阁的萧纪,麾下全是精兵,最能打的都带出来了!

这三方,无论是哪一方,补给都很困难!手里的兵马都不可能多。

所以某种程度上说,谁能占据汉中的补给,谁的赢面就更大!当然,排除这些因素,刘益守的赢面理论上是最大的,因为通过汉水走廊运粮,成本最低。

换句话说,萧圆照这个所谓的“汉中王”,可以很不重要,因为他实际上等于手里没有军队,战场上有他没他完全一样。

但萧圆照也可以很重要!哪支军队得到汉中本地的补给,就可以极大提高容错概率。而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