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一下废书的研究成果(白嫖)(2 / 3)

到了。

李渊本人,连这个大场面想都没想过!仅凭这一点,我骂他一句辣鸡,理直气壮,心中没有半点不适。

如果要把历史分时期的话,我认为西晋灭亡后到隋朝建立之前,可以算是一个时期,隋初年到安史之乱前,可以算是一个时期。

李渊的眼光,还停留在八柱国时期,还停留在关陇贵族形成的那个时期,这一点甚至还比不上修大运河的杨广。杨广微操不行,战略眼光还可以,已经看到了中国历史地理的大势,南北分界已成定局,开发南方乃是将来唯一的出路。

李渊的思维在旧时代,看不起泥腿子,看不起关陇圈子以外的人,排斥新人进入核心圈子,大唐建立后不断有新的猛人加入,但是,没有一个投奔李渊的怀抱。

反倒是都如过江之鲫一般进入了秦王府,导致李二势大到李渊自己都忌惮的地步。

人才都会看人,谁是辣鸡一目了然,不需要说都会用脚投票。

李渊儿子李二的思维已经到了新时代,要开创大场面。李渊想靠关陇的圈子混,李二想改造政治圈子,吸纳新鲜血液,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帝国。

这二人的理念不合,不是一朝一夕。斗争的结果,就是刘文静替李二挡了一刀,随后李二蛰伏。李渊忌惮李二势大,将李建成扶起来跟李二打对台。

压根就没想李建成继承自己的位置。在李渊心中,只有他死了才会退位!如果可以选的话,我想李二应该是非常乐意把李渊给宰了,而不是背被迫杀他的兄长。

李建成不过是李渊树立起来的一个靶子罢了。那些说李渊心软仁慈的,建议好好揣摩一下小时候父母是怎么教育子女的。世间最毒最狠的行为,莫过于李渊挑动纵容儿子们内斗。

李二的玄武门之变,根本就不是为了对付什么李建成他们,他真正的对手,是纸面上几乎于无敌的李渊。

大义上,李渊是皇帝,李二是皇子,连太子都不是。

伦理上,李渊是父亲,李二是儿子,连长子都不是。

权力上,李渊掌控中枢,掌控禁军,掌控官员任免,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拼纸面上的实力,十个李二都不够李渊霍霍。

但是李渊居然输了,没有人为他喊冤,也没有人喊什么“清君侧”,一点波澜也没有。

这个时候,史书上吹嘘李渊“仁而爱人”的谎言不攻自破。关键时刻,居然没有亲信出来帮李渊撑腰,一个可以依赖的忠勇之士都不见了。

那些人才呢?

主公笼络下属,不就是希望这些人关键时刻出来支持自己么?李二的亲信在政变,甚至李建成的亲信们都在反扑,李渊的亲信呢?

人呢?一个皇帝,掌控着远远超过李二的政治资源,数不清的财帛美人可以赏赐,为什么关键时刻没有人可以用?

事实证明,潮水退去后,谁在裸泳一目了然。李渊自我感觉良好,觉得一切尽在掌握,权术无敌,圈子里都是自己人。

但是结果呢,平日里好像很管用,关键时刻啥也不是了,啥也没有了。

南郭先生吹箫的故事再次上演,以前跟别人一起谋划事情的时候,李渊的奇谋一套又一套的,英明神武,几年就定鼎大半天下。

关键时刻身边却找不到谋主,找不到镇场子的武将,便什么也做不到。玄武门之变中李渊的应对水平,我查看了一下史书找了一下,大概就比南齐末年的萧宝卷强一点。

很多人都忽略了这一点,玄武门之变,是历史给李渊的大考。无论之前是靠别人还是靠自己,李渊这一刻要靠自己单独通过考试。

他必须要处理好皇室内部的矛盾。然而最终的结果,可能是他最不喜欢的。玄武门之变,在之前早有征兆,李渊的昏招跟那些亡国之君没有半点差别,真可以跟崇祯有一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