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异变(2 / 4)

东形成沙滩。

大河的河水也是那样,一段是从东边留,流到下一段是从西边流。

从东边留的,西边形成了沙滩,从西边流的,东边形成了沙滩。

从王振站的地方往河的对岸去看,明显能看到一大片的沙滩和草原,沙滩的形成是因为上游的水带过来的,可是草原的形成,王振就不太清楚了。

从王振有记忆的时候,在河的中心那里就有好长的一片草原,大概有几十亩左右,因为是在河心,所以就造成了草原的西边是水,东边是沙滩。

一到了夏天,罗家湾的那些养有羊,牛的农民就会在农闲的时候,赶着牛羊淌水来到河东的草原上放牧,甚至是其他村庄的人也常常把家中的牛羊赶到河东来。

草原很大,每个村的牛羊并不多,根本不用担心草会吃光。

那些放牧的人们多数为了方便,都会把牛羊自由的放在那里吃草,然后下水洗澡。

水性好的甚至还可能去摸点鱼虾,带回家给小孩沾沾腥。

王振家早些年的时候,也养过了几头羊,那些时候,一到了暑假的时候,就是王振放羊的时候。

多数的时候,王振都会再把羊赶在草原上随羊吃草,然后就一直逮到水中逮鱼虾。

王振逮鱼的本事不说有多牛,但是在和一起长大的那些朋友比起来,却无人能及。

原因就是他学过抓鱼和熟知抓鱼的动作。

王振邻居罗克松的前面那一家,男的人们叫做老张,王振要叫表爷,家里有个小孩,比王振大上两三岁,叫做赵乐。

按照辈分王振要叫叔,但是王振从没有叫过。

赵乐是和王振一起长大的,再加上离的近,他们是从小玩到大的玩伴。

老张是一个老鱼匠,家里从小网兜,到大拦河网,样样都有,什么撒网,笆斗,只要是逮鱼的,在王振的印象中在老张家都有见过。

虽然是生在鱼匠世家,但是赵乐却并不像他爸那样爱逮鱼,自然而然就没有学会老张逮鱼的那一手绝活。

教着无心,学者有意。

虽然是教赵乐的,但是常常在一起玩的王振却在无意间学会了老张逮鱼的绝活。

什么织网,编黄鳝笼等等......

这些都在王振无意间学会了。

那时候的王振,只要是下了大雨,随便拿个网就能逮到一两斤的小鱼,这就是学过和没有学过的区别。

因此,以前王振每次下了大河,在赶羊回家的时候,都能拿一两斤的鱼虾和螃蟹回家。

这让那些跟王振一起玩的小伙伴们常常羡慕不已。

想到这里,王振甜蜜的笑了。

大河承载了王振太多甜蜜的童年回忆,如果真的要说,起码要几天几夜。

因为河水流向的问题,王振这边的河岸很多的地方都很高,这些都是被水冲出来的。

就拿王振目前站的地方来说,离河水起码有五米高,河岸很陡,从这里根本就下不去。

不过不用担心,有高的地方,就有低的地方,王振往前走了一段,河岸就变的越来越低,等到他停下来的时候,河岸更是已经跟水面平齐了。

来到水边,王振踩着岸边的沙子,沿着河边慢慢的走着。

“也不知道水凉不凉?”

看着清澈的大河水,王振突然冒出了洗澡的念头。

王振在深莞的时候,因为身体体质好的原因,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都是用冷水洗澡的,跟有些人的冬泳差不多。

因此在看到眼前清澈见底河水时,王振突然想要洗个冷水澡。

有了这个想法以后,王振四处看了一下,发现河边并没有人,便用手试了试水。

“还行,不算太凉。”

王振一边体会着从手中传来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