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六章;人老友几个(2 / 2)

金霞姑扶着姥婆来到了大舅爷家。

大舅爷家依旧是那几间瓦房。

可能是太久没有修缮,看起来有点破旧。

就连家里的家具,都是布满了岁月的痕迹。

可是,即使如此,不管是王振,还是王亮,又或者是姥婆,都没在嫌弃。

因为已经住了一辈子,早就习惯。

俗话说的好,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

老房子反而充满了回忆。

“差不多两年没回来了,家里还是这个样,乱是乱了点,可是看起来还是那么舒服!”

来到家里,姥婆东看看,西看看,一脸回忆之色。

“那当然了,姥婆,再破也是自己的家,一草一木都熟悉,看起来肯定舒服了!”

听到姥婆的感叹,王振笑着应和到。

“就是啊,奶奶,这可是你的家,看起来肯定舒服了!”

王振说完,金霞姑也跟着说到。

老人家最念旧。

这也是王家人为什么组团来朱家庄的原因。

那就是让老人家把心中的思念给去掉。

这样的话,心中无了牵挂,才能在王家待下去,活的更久。

“嗯,也是,这椅子,这凳子,这床,可都是当初我亲自买的,没想到我都老了,它们还好好的!”

“还有院子里面这枣树,可是我小时候种的,现在都长的这么大了!”

似乎被王振和金霞姑的话引起了回忆,姥婆颤颤巍巍的指着家里的东西,以及院子里面的树木,开始向几个人介绍起以前的往事?

对此,王振他们一点也不厌烦的听着,随着他的讲解,脑海里似乎回到了姥婆他们的那个年代。

……

认真的时间,往往是过得非常快的。

聊天也是,听别人说话也是。

时间转眼就来到了中午,在舅奶的叫嚷下,王振和王亮搀扶着姥婆来到了二舅爷家吃饭。

满满的两大桌菜。

都是一家人,也没有太过客气。

女人一桌,男人一桌。

吃菜,喝酒,聊天,说事,酒桌文化在此时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一吃,就是一个多小时。

好久没有齐聚。

王爹,王爷爷,大舅爷,二舅爷,两个表叔,王振,王亮有说不完的话,喝不完的酒。

至于早就吃饱的王奶奶,还有姥婆他们也没有闲着,在舅奶的带领下,开始串门。

作为土生土长的朱家庄人。

姥婆和王奶奶都有不少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好姐妹。

虽然多数人都不在了。

可是依旧有不少还活着。

如今,两个人的年龄也不小了。

以前回来都是匆匆忙忙。

如今有空了,还不知道以后有多少时间能活,当然要抽空叙叙旧,弥补一下心中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