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酒逢知己千杯少(2 / 2)

“走,快进去,妈刚刚还在念叨你那!”

“来,姨夫,抽烟。”

舅爷他们招呼着姨奶,两个姑父则招呼着姨爷。

此时,已经没有王振他们什么事了。

毕竟,长辈说话,作为小辈插话,并不怎么好。

当然,端茶倒水倒还是可以的。

亲戚之间。

那怕离的并不远,其实交流也不多。

毕竟,都有各自的家庭要忙。

日复一日的家务。

田里的庄稼。

勤快的人,其实一年四季都闲不住。

因此,一年之中,能够见两三面的都是少数。

于是,见面以后,能够聊的东西自然也就多了。

天南海北,村里面发生的奇闻异事。

不管是喜欢聊的,还是不喜欢聊的。

每个人的想法不同,见解也不同。

自然不会没有话题。

长辈聊天。

王振他们一般也不会插嘴。

他们在一旁听着,看到谁的茶杯里面没水了,就帮忙续一下。

那怕心中有自己的想法,也不会当面提出来。

不然的话,与长辈的意见不同。

那就是驳长辈面子了。

聊天并没持续多久。

因为吃中午饭的时间到了。

早就在厨房忙碌的王妈,除了王爹负责烧锅之外,在没有别人帮忙的情况下,已经做好了二十四个菜。

其中一半是重复的。

是准备分为两桌。

没办法,谁让王家人多那。

王家自身加姥婆就是七个。

以农村标准八个一桌,已经差不多。够凑一桌了。

王大姑,王小姑两家加起来又是七个。

又是将近一桌。

再加上两个舅爷,两个表叔,一个舅奶,一颗表姑,那就又是六个,也差不多一桌。

这就是将近三桌。

当然,说是那么说。

其实王家的桌子并不标准,

因为是考虑到人多专门买的大圆桌,并不止可以坐八个,而是十二个。

因此,王妈做了两桌,二十四个菜。

一桌十二个。

全部都是北方的那种大盘子。

有蒸鸡块,蒸鸭块,蒸鹅块,凉拌牛肉,花生米,炒鸡蛋,青椒炒刨皮,蒜薹炒肉,凉拌猪耳朵,红烧肥肠,鸡蛋炒干香椿,孜然羊肉。

几乎都是硬菜。

上桌以后。

第一桌姨爷坐首位,王爹,大姑父,王奶奶,姥婆,二姑父,姨奶,大舅奶,大舅爷,二舅爷,姨爷,王爷爷他们围坐。

至于剩下的人,则去第二桌。

酒全部拿了出来。

有农场最出名的桃花酒。

也有后期王振酿造的果酒。

以及特别炮制的药酒。

一家人也不需要藏着掖着了。

好东西当然是拿出来一起分享了。

北方招待客人,一向都是非常豪爽。

一家人坐在那里,吃着,喝着聊着。

酒这东西,对于男人来说,那是越喝越尽兴。

尤其是在北方,

可能一桌子菜没怎么动,可是酒几轮下来,肯定会少一半。

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

就是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