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六章 俩封印,莫回头(5k)(2 / 5)

见真正的史实,就必须亲自进去。

但鬼知道里面会是什么情况。

哦,安史之书肯定知道!

但它凭什么知道一个封印里的真实情况?

这代表着安史之书可以直接窥视到封印内外。

也就是说,对封印本身,就一定有一定的左右能力。

以前未必会有,但现在,安史之书绝对不仅仅是灵智变高这么简单。

将其当做一个搜索引擎,就是最简单的做法。

而后面余子清若是想要尝试着,将阮人王在岁月里的投影,直接化作意识,投射到现在的阮人王身上。

或者以此为基础,让阮人王恢复意识。

那就肯定要借助安史之书本身的力量。

曾经就有人留下篡改后的记载,然后躲在封印里,想要借助封印,偷渡岁月,来到未来,以此躲避必死的危机。

想法的确不错,可惜,能改掉的也仅仅只是记载而已。

他们改不掉真实的情况。

研究安史之书,对于余子清接下来怎么种仙草,也有非常直接的关系。

安史之书里那些尚未尘埃落定的封印,跟果汁曾经凝聚出的虚幻,还是有很大的相似性的。

不一样,也能触类旁通的那种。

所以,余子清现在觉得,安史之书就是一个宝藏。

不懂的人,摆在面前,也看不出来,挖不出来的宝藏。

余子清一番忽悠,卓有成效,安史之书很干脆的担任了搜索引擎的功能。

这一次就不是搜索某个灾难,而是以某个人为重点。

很快,安史之书哗啦啦的翻动书页,翻到了其中一页。

“甲子三千九百三十年,乙丑城。

八万巨人俘虏失踪,三月之后,血肉祭坛铸就。

一千三百圣徒,施展血祭之法。

乙丑城郡守白山,将其封印。”

记录很简单,甚至没多少具体细节。

但这次余子清要去,不是为了化解封印,而是为了去请教一位前辈仪法的问题。

看着这个封印,余子清大概就明白,他要找的那位仪法方面的大老,肯定会在这里。

按照老羊的说法,修士在某些方面,是一直在进步的。

如今时代的很多东西,传播很广的东西,其实都是要比以前更强更好,或者说更适应时代。

但不代表,现在的所有东西,都一定比以前强。

仪法就是如此,仪法就是标准的上古远比如今强,一代比一代拉的典型。

其实核心问题,还是因为有更容易掌握的替代品秘法出现。

真不是因为仪法本身差劲。

相反,是因为仪法强,学习难,掌握难,成本高,掌握的人越来越少,才导致不断失传。

余子清没急着进入安史之书,安史之书又翻到另外一页。

“丙寅四千七百二十二年,甲午城。

有诅咒逸散,无声无息,惑人心智。

一月之内,城中成年者皆孕,无分男女。

追查无果,一年之后,人口暴增。

甲午城郡守,封诅咒。”

余子清细细看着这个记载,也是非常不详细。

甚至于,连封印诅咒的郡守,都没留下名字。

而这种情况,余子清已经可以猜到,内情肯定不是这么简单。

但是看情况,这位郡守,似乎还没死。

余子清无不恶意的猜测,这位郡守是不是也怀了孩子,还生了孩子,这是怕社死,才不留名字。

余子清特别想知道,这“无分男女”,到底是怎么个怀法。

看情况,当年的阮人王,在这个时期,出现在甲午城附近看乐子了。

也不知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