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头疼(2 / 3)

过河卒 莫问江湖 46 字 7个月前

当然是求稳。

千羊在望不如一兔在手。

至于次席副堂主,那个位置更重要,不可轻动,因为首席副堂主对外,而次席副堂主是对内。

如此种种原因之下,北辰堂首席副堂主这个位置在短时间内就成了比较烫手的位置。

从党争的角度来看,这里面也有隐患,如果齐玄素真干成了,那岂不是成全了齐玄素?其实也不算太亏,因为功劳也是清微真人的,清微真人不计较派系之见,有识人之明,总掌全局,谋划得当,领导有方。

就好比开疆拓土,战事是将领打的,可后世算功劳的时候,要算上皇帝的一份。

总之,几方权衡之下,清微真人决定启用齐玄素。

如果没有齐浩然的事情,那么齐玄素还真不一定乐意去,毕竟他还年轻,时间还长,不必急着去争一个最年轻参知真人的虚名,按部就班做一个其他六堂的首席副堂主,那是最好。

要是齐玄素真不愿意去,求爷爷告奶奶,东华真人他们自然可以让这件事无法达成,清微真人也没办法。

只是情况终究不一样了。

如今看来,齐玄素是不得不去。

在东华真人这边看来,其实也是一步可以走的棋,那就是赌齐玄素能够胜出。一份功劳分两半,清微真人拿一半,齐玄素拿一半。如果齐玄素拜师,那么东华真人作为齐玄素的师父,并不怎么吃亏。所谓「好圣孙」的观念,永远不会过时。如果两个接班人不分伯仲,那就看下一代,齐玄素在新大陆立下大功,可是要比李长歌强上许多。

至于连续两代大掌教不能是父子、师徒关系,这只是个不成文的潜规矩,没有明文规定说这样不行,在过去也许是劣势,在如今日益极端的斗争环境下,这反而是个大方向。李家心心念念的不就是大掌教世袭化吗?道祖姓李,玄圣姓李,这大掌教之位本该就是我李家的。

所以东华真人应该会尊重齐玄素的想法和意见,这就是真尊重了。你有把握,那就去干,我支持你。你没有把握,那就不干,我同样可以支持你。

话虽如此,齐玄素也不能真就走个形式,还是要好好思量一下,他最起码要具体了解下新大陆的局势,不要真把自己坑进去了。

别看清微真人在联席议事上从宏观层面得出圣廷必定失败的结论,可在具体的事情上,真就如齐玄素说的那样,形势不容乐观。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圣廷再怎么胡搞内斗,体量摆在那里,就算是垂死挣扎,也十分可怕。而齐玄素要面临的问题,是一系列的问题。

虽然西道门是海外有孤忠的典范,但因为西道门长期游离在道门体系之外,沾染上了无组织、无纪律的毛病。可以说,道门的优点没学多少,道门的缺点反而一个不少,不仅内部派系主义严重,而且有着很严重的门阀化倾向,强调个人依附,重视血缘传承。算是把李家和张家的那点「长处」都给学了去,还融会贯通了。

想要理顺西道门的问题,不是齐玄素可以做到的,他只能尽力化解,做个裱糊匠。

齐玄素要直面的直接问题在于西道门和塔万廷之间的利益牵扯,西道门的三大巨头——姑且称之为「巨头」吧,道门没有这样的称呼,没人管三师叫三巨头的,这是西道门独有的称呼,凸显一个无组织。这三个巨头都与塔万廷的皇室、教团有着密切联系,并且深入参与了塔万廷的内部斗争。

内斗,是个永恒的话题,无论东方还是西方。

西方三国在西婆娑洲打得如火如荼,不惜就近从婆罗洲购置大量军备兵器,圣廷几次居中调停都以失败告终。东方三道也是暗流涌动,大玄皇

室虎视眈眈。作为东西方交汇的新大陆,怎么能落于人后?当然要斗,要紧跟时代和世界的潮流。

塔万廷内斗的根源其实早在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