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宦侯(3 / 3)

集军费,宫内宦官手中那些贿赂得来的钱财,以及剥削而来的民脂民膏,与其让他们的父兄子侄、亲朋宾客挥霍,铺张浪费,那还不如用在正事上。

当然,隐患也不是没有。

当日下午,在崇德殿内,卢植就与刘辩说起了此事。

平心而论,卢植也十分排斥宦官封侯,但不得不说,这次张让、赵忠、郭胜几人捐赠的钱实在是太多了,让他难以拒绝。

他忧心忡忡地对刘辩道:“史侯利诱中官,委实巧妙,但就怕一些人日后变本加厉地敛财,侵犯地方百姓。”

事实上刘辩也早已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对卢植说道:“我会敲打他们,令他们尽量收敛,不过主要还是要靠御史与刺史监督地方。”

卢植点点头,不再多说。

而与此同时,朝中群臣已炸开了锅,以侍御史郑泰为首,一群清廉正直、或自诩清廉正直的士人大为惊怒,联名上奏灵帝,坚决反对宦官封侯。

此时张让已告诉灵帝,毕岚、栗嵩等人也有意买爵,虽然钱没那么多,但聚在一起也有个一亿左右,加上张让、赵忠、郭胜三人的,这就是将近四亿钱了!

灵帝怎么舍得放弃这笔买卖?

次日,灵帝在朝议中怒斥群臣:“因国库困难,卿等素来鄙夷的中官都愿捐献巨资增为军费,所求不过一个有名无实的侯位,众卿连这事都不肯通融?”

张让趁机状告侍御史郑泰:“臣告侍御史郑泰,家有良田四百顷,却宁愿豢养死士,亦不肯为陛下分忧。”

随后,又告司隶校尉袁绍同样的事。

灵帝虽不能剥夺臣子的家产,但也因此大为恼怒,当场罢免郑泰,吓得原本支持郑泰的袁隗赶忙改口。

期间,皇甫嵩、朱儁、张温等人面面相觑,虽然他们也反对宦官封侯,可考虑到灵帝‘卖侯’得来的钱主要是用于平定凉州叛乱,这几位汉室的将领们也不好开口。

最终,朝中士人的抵制与反抗,不敌张让等人捐赠的巨资,张让如愿以偿被封为‘忠君侯’,赵忠与郭胜则分为被封为‘忠国侯’与‘忠汉侯’,其余毕岚、栗嵩等人,都有册封。

对于这件事,朝中群臣感觉比吞了蝇虫还要恶心,暗鄙这些侯位为‘宦侯’。

但不管怎么说,朝廷出征凉州叛军的军费是凑足了,接下来要商议的,便是如何讨平叛军。

这件事,自然也少不了刘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