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6.要气炸了(第14章)(1 / 3)

“米公司的老板确实是个天才。

早期该产品来自于博米老板曹阳先生的idea,据称从3个月前开始规划,12月中旬开始内测,1月份正式公测,期间产品团队根据测试反馈不断做改进和优化,其花费旳人力和精力已远远超过开设一个普通服务号。

财付通副总吴毅后来挂帅该红包产品,也带来资源的投入和重视。

微信红包成功的意义在于,博米终于以一种轻松和出奇的方式把微信支付植入到用户的习惯当中。

马云将其比作““珍珠港偷袭””。

微信在引入了微信支付、游戏、电子商务、二维码等功能后,逐渐形成闭环的商业模式,开始进入到阿里统领的电子商务领域。相比阿里,博米选择了另一条不同的逆向路径:

从最擅长的社交带动支付,在铺好了支付的路后再推动金融和电商,这一路径与阿里最大的差别是,支付仅仅是博米/微信一切的开始。在红包之前,博米推动微信支付的方式为友宝自动贩卖机优惠和嘀嘀打车软件补贴,投入上亿元的推广费用非常巨大但收效甚微。微信新年红包这个小产品几乎以零付出换来了大量的微信支付用户可谓是“零投入巨大产出”。”

“自问自答下,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基本需求:红包是大家过年过节基本一个需求,需求基数大。而产品针对基本需求很直接,不搞太多的其他噱头。

需求乐趣:不管是送红包送出自己的成就感,还是抢红包抢来的惊喜,或者起哄带来的乐趣,都让这事本身变得已经不是基本需求,而是一种乐趣了,很多人送红包都能送出瘾。用户基础:相比线下的用户使用,微信的用户覆盖面更广,因为传统的社交通讯需求的覆盖面巨大,导致微信的用户群之间玩这个更顺理成章了。

传播路径:通过“分享到朋友”,“分享到朋友圈”,用了用户的主动传播,添加用户到群就可以抢红包,减少了传播路径的障碍,让微信红包迅速爆红。就像《引爆点》提到的几个要素产品本身,传播路径,核心人物一样,任何产品的爆红都值得我们深思。

相比其他产品的红包产品,微博的红包抽到了想用真是艰难,来往的红包用起来也是众多规则,支付宝红包拓展不方便,各官方红包变成了抽奖。”

“额要想回答这个问题。都要从红包到底是什么谈及。起来。

红包里一个有非常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色的东西。

中华文化圈。比如中国。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流行。

红包最基本的功能,其实只有一个。

那是表达自己对对方的敬意的一种仪式。比如参加亲朋好友的婚礼。通常需要包一个红包,这是祝福的体现。逢过节,长辈用红包的形式给晚辈发压岁钱。表达也是一种关怀

。在我的广东和港澳地区。怎么还会在新年假期结束?开始上班的第一天。同事和下属派红包,被称为开工利是。其实是想要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

为新的一年送上送上祝福。总而言之。在中华文化里。红包代表折,一种很正式的礼仪。背后是一种伦理和文化秩序。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是因为。红包是不能乱发的。必须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一般而言,长辈可以给晚辈红包。情侣之间也可以相互送红包。

但晚辈却不能给长辈红包。否则是不尊重长辈的体现。你看到过春季的时候甚至包一个红包给爷爷的吗?但现在。这个规则早就被电子红包打破了。

晚辈长辈发红包已经成为社交平台上的常态。所以说,当一些社交平台银行账户绑定和小额红包发送功能的时候。

表面上看是普及的红包的文化。伴手。实际上却是在破坏红包所代表的文化秩序。其潜台词是,想要和一个人交往。就给他钱吧。不管是长辈还是晚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