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巴瑶族人(1 / 2)

关于巴瑶族还有一个传说,传说在很久之前,一位公主在一次洪灾中不幸被冲走,国王陷入无尽的悲伤之中,于是决定出海寻找他的女儿。

那个传说中的国王,就是现如今巴瑶族的祖先。

没见过巴瑶族的人,在初次听说巴瑶族的事迹时,都会觉得不可思议。

但事实上,真正跟巴瑶族的人有过接触后,就会发觉,这世界,真的是无奇不有。

巴瑶族族人在很早之前就适应了海底生活,潜水是他们每日必做的活动,他们住在高高架起的水中房屋里,也有很多渔民常年居住在手工船上,他们一辈子生活在海上,就像是很多人会晕船一样,有些巴瑶族人一上岸就会头晕甚至晕倒。

生命起源自海洋,现代陆生生物的祖先都是海里的生物。

在生物漫长的进化历程中,一些生物会选在在一些时候重返海洋,比如远古的鱼龙、鳍龙,还有哺乳动物鲸鱼。

巴瑶族,就是选择回到大海里生存的人类,他们没有国籍,没有固定的住址,一生漂泊在大海之上。

生活在海上的巴瑶人们靠海吃海,几乎所有的食物都来自于海洋,只会偶尔登上陆地购买一些生活物品,比如布料、盐等。

关于他们的起源,至今是一个谜,有说他们来自于东南亚的国家,也有说他们是南太平洋的土着民北迁。

可能有人会说,很多渔民都跟巴瑶族很相似,也是生活在海边,靠海吃海。

李轩要说的是,这二者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

像鱼龙湾的渔民们,虽然靠海打渔为生,但日常的食物里,鱼类只占极小一部分,大多数渔获,都是要拿去卖钱的。

而巴瑶人的食物里大部分是鱼。

而且渔民捕鱼,是需要各种工具的,如渔船,渔网、钓杆、鱼笼等等。

而巴瑶族人捕鱼,一般不需要工具,他们不编织渔网,大多数人都是采用下海叉鱼的方式捕鱼。

在海底下的时候,巴瑶人他们也不会携带任何辅助游泳的工具,没有潜水衣,没有脚蹼,更没有什么氧气罐,直接一个勐子扎进水下七八十米深的地方,用手工制的鱼叉捕鱼。

据说有的巴瑶人可以在水里呆几分钟,甚至是十几分钟,简直不可思议。

要知道,在海底每下潜十米,身体就要多承受一个大气压。

一些专业潜水员穿的潜水服,一般多多少少都能帮助潜水人员缓解一下水下的压力,但是巴瑶人完全不需要,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潜入上百米深的水下。

据传有些巴瑶人为了能够下潜更深,会在自己很小的时候将耳膜刺破,所以很多巴瑶人上了年纪后,听力会下降。

巴瑶人不分男女老少都是潜水高手,同时也是航海高手,他们能驾驶着他们叫做“lepalepa”的手工小船,航行在茫茫大海上。

他们的小船非常狭窄,只有一米多宽,有的有五米长。

像鱼龙湾的渔民,包括李轩跟秦斌在内,所有人都根本驾驭不了这样的船。

而巴瑶人却不分男女老少,都能驾驶着那种他们称作lepalepa,外人叫做独木舟的小船,到达开阔海域,然后跳入水中捕鱼,再满载而归,回到自己立在海上的家里。

当然,李轩也知道,这事儿羡慕不得。

巴瑶人的潜水能力如此超群,与他们特殊的脾脏有关,这不是一般人凭努力可以做到的,也不是一代两代人就能达成的,这是他们世代以来的生活习性,让身体发生了一定的进化。

用现代医学看,巴瑶族人每个人都有脾脏肥大的症状,他们的脾脏比一般人大了一半多。

这是因为人憋气的情况下,身体处于自我保护状态,就会让心跳减缓,心跳变慢,整个人的新陈代谢会变慢,血液循环的速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