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这小子,可是要学杨广!?(1 / 4)

所以,这件事不管是用什么样的手段来办,哪怕是杀几个人,这件事也必须贯彻下去。

谁也拦不住。

不过正如朱瞻基所预料的那般,伴随着几道旨意从那朝廷当中传达到各地后,很快便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平日里享乐惯了的那些官员们,一个个胖的跟头猪似的,别说是运动了,就是走两步路都感觉累的够呛。

这样的人,身体问题已经很严重了。

试想,光是坐在那衙门上,就感觉浑身不自在,恨不得躺在床上办公,这样的官员,你能指望他们好好为百姓办事?

写份公文,就感觉脖子疼,腰疼,腿疼,腰间盘疼。

你指望他们能有多高的效率?

就即便他们想,可身体上的问题都会每时每刻的阻止着他们做这些事情。

这一点,于前世身为一名常年坐在电脑前的人,朱瞻基最有体会。

每当你想要聚精会神的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身体就会‘百般阻挠’。

将你从聚精会神的思考中拉出来。

而能够用毅力来克服这些问题的,始终都是一小部分人。

作为一个朝廷,一个国家,不能一直都依靠这些小概率事件。

这就是朱瞻基非要这么做的一小部分原因。

可这却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习惯。

叫好的人有,但很少。

反而是那些骂娘的人,比比皆是。

虽然之前朱瞻基搞出来的五险一金成功得到了不少官员们的支持,可在这些官员们的眼中,朱瞻基正事不干,尽一天琢磨这些运动的事情,也让他们感觉这位未来的皇帝有些不务正业了。

不由的,官员们的抵触情绪还是很高的。

但如今局势已经完全掌握到了朱瞻基的手中,加上这些旨意都是朝廷颁发的,他们也没有任何可以反对的办法。

那些旨意上可是写的清清楚楚,体能结果是直接关系到官员任免和考核的。

体能不达标,不管你之前到底做了什么样的政绩,都可能会被直接免除。

虽然他们并不觉得身在地方的他们会被严密的查验,也不觉得朝廷真的会因此而罢免很多的官员。

但这毕竟是给了朝廷一个免除他们的理由。

聪明的人,虽然心里有诸多的不服气,但还是会按照朝廷的旨意,开始针对性的改变。

衙门的作息时间,处政时间也相应的跟随着朝廷的改变而改变起来。

只有那些愚蠢的人,才会觉得这是朝廷在吓唬人,也不认为朝廷有这么大能耐,能够按照这旨意上的标准来要求全国的官员。

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此时的北京城内,朱瞻基已经开始着手组织起了一支专门为他负责监察百官的队伍。

同时,锦衣卫、东厂,也正在开始谋划着改制。

锦衣卫和东厂的设立虽然出发点都很好,是中央集权的表现,但经过这么多年,他们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其功效。

尤其是锦衣卫。

本质上东厂和锦衣卫的功能是一样的。

而之所以在建立锦衣卫的同时还建立东厂,正是因为锦衣卫在多年间已经和那朝堂上的官员们产生了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所以老爷子朱棣已经没有办法再继续信任锦衣卫,所以,便又设立了东厂。

同样的,东厂虽然因为都是阉人,所以在忠心这一点上要比锦衣卫确实表现的好一点,但也有限。

最重要的是,阉人这个群体最重要的本质作用是什么?

是在皇宫之中服侍。

而身处皇宫之内,什么最重要?

忠诚!

明朝皇帝个个死因奇妙,落水的、中毒的、夭折的。

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