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极北之地(1 / 2)

豪格带着海州军民,日夜不停地“赶路”,于子夜时分,在盖州城北百里的耀州驿和周围的几个空堡子停下休息。

南逃士卒还好,普通的包衣均是惶恐,不知道出了什么事。这种弃城而逃的情况,太罕见了!

海州的房产不要了?农田也不要了?

豪格暂时没有察觉人心的浮动,找来几个人,下令道:

“派人先行前往盖州,就说我明日正午入城,让尚可喜准备接驾!”

……

就在豪格一路南逃的时候,开原和铁岭两城被明军围了起来。

城内守军虽然惶恐,但是坚决不相信盛京城破的消息,依旧负隅顽抗。

明军有了炸城之术,自然不强求城内建虏投降,草草劝降后,就开始准备攻城。

郭云龙和胡国柱各领一军,各打一城,虽然分在两地,但是操了相同的心思。

二人都是吴三桂麾下参将,此次由皇上亲自下旨出兵,其中的机遇不言而喻,只要自己表现的好,不说能和吴三桂平起平坐,至少也能成为一城总兵。

要知道,京师城破之前,吴三桂也不过是宁远总兵。此次收复故土,一旦功成,必定有相应的封赏。

故此郭、胡二人斗志昂扬,甚至生怕城中建虏投降,自己少了歼灭敌军的大功。

另外,二人也有相互竞争的意味,都想着能更早攻克城池,得到皇上垂青,先一步提拔。

郭云龙带兵赶到开原后,采用四面围城、四面同时进攻的策略。

因为,他知道城中兵力稀缺,四面同时进攻能更好的分散敌人兵力。让敌人无暇进攻在城下埋头挖洞的炸城小队。

胡国柱主攻铁岭,他虽然也采用了四面合围的策略,但是选择了在一侧猛攻的方法。

他架好迫击炮猛轰城头,将守城建虏压的不敢冒头。小队人马顶着厚木板突进到城下,挖掘地洞,准备炸城。

由于开原城墙不算高,过了正午,炸城小队就挖好地洞、埋好炸药包,拉着引线准备点火。

当四个城墙都准备完毕,郭云龙下令点火。

四点火光飞一般蹿到城下,只听四声巨响,开原出现了四个缺口。

明军冲锋号响起,战鼓擂动,四面同时冲锋,很快便冲进城中与建虏展开巷战。

铁岭这边,在胡国柱下令敲响铜锣后,四五个闷雷一般的声音传遍城内外。

铁岭南城墙就此倒塌。

明军潮水般涌入城中。

城中建虏或是负隅顽抗,与明军巷战,或是从其他几个城门冲出去,准备和明军野战。

但是在明军强大的火器下,虏兵根本没有泛不起浪花。

不论是开原还是铁岭,都没撑到夜幕降临,轻松被明军拿下。

明军屠尽城中反抗的士卒后,打开建虏府库,取出粮食,在城中烧火做饭,饱餐了一顿。

那些投降的真虏,都被分批斩杀,投降的汉人包衣则被收拢到一处,带上脚镣,在明军喝骂声和皮鞭声中,前往破损的城墙处,修补城墙。

第二日,充分休息的明军从城中开拔,分成多个小队开赴周围的堡子和驿站,大范围的清除残余的建虏,收拢包衣奴隶,用来修城、垦田。

同时,开原城中,一部分装备精良的雪橇兵,向更北方挺进。铁岭城中也派出了精锐士兵向着西北方向杀去。

驻守抚顺的宋献策也收到了崇祯的军令,点了人马,向东扫荡。

自此,辽北三城全部被明军收复,周围的堡子、驿站和村落,也被逐步掌控。

大明一雪“萨尔浒之战”的耻辱,重新控制辽东。

沈阳。

崇祯派人在建虏的伪皇宫前,准备建造“平辽之战纪念碑。”

纪念碑西侧面,将会详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