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舆论引导(1 / 2)

除此之外,崇祯还要让百姓,知道,朝廷,是公正的,皇帝是一心为民的,即便眼前的青天大老爷累死了,朝廷一定还会派来新的好官,为百姓造福。

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百姓安安稳稳的生活下去。

「可是,他贪墨的粮食怎么办?」周樱落心疼。

崇祯起身走到门外,看向西方:「锦州就这么大,粮食如果凭空消失,必然是被转运出去了。

可是关内粮食充足,卖过去值不了几个钱。辽东初定,缴获甚丰,也不需要太多粮食;移民初到,本就没多少钱财买粮。

那么,房尚贤能卖粮赚钱的地方,就只有……蒙古!」

田守信一惊:「难道房尚贤将粮食卖给了漠南蒙古?」

崇祯摇摇头:「虽有一定可能,但在朝廷的接济下,漠南蒙古的粮食还算充足。」

「皇上的意思,房尚贤资敌?」田守信大惊失色,漠南蒙古确实不缺粮食,就算缺,也会去喜峰口等地与明国官府交换。

毕竟,他们已经归附大明,部落内还有明国官员坐镇,不会通过走私手段购买大量口粮。

愿意而且有实力一口气买下这么多粮食的,必定是土默特蒙古等因建虏灭亡而缺衣少粮的部落了。

田守信明白此间利害,连忙道:

「皇上,臣这就派人往西,寻找房尚贤的粮车!」

崇祯摆摆手,「不必了,朕已经让锦衣卫去了。」

其实,在前几天,见龙军就发现了锦州北部的大凌河岸边,有大队车马经过的痕迹。

而且是在运粮路线分离出去的。

当时崇祯还没想过有人敢偷卖移民粮。

但这种突然出现的车马,绝对不是好的现象。

所以一路乏味的崇祯,带着十几人溜出皇帝仪仗,在锦州附近微服私访。

很轻松就发现了移民口粮短缺的情况。

到这时,崇祯隐隐生出了不祥的预感,立刻联系锦衣卫和东厂,让他们分头行动,彻查运粮和分粮台账。

只可惜,房尚贤将账目做的太过完善,骗过了大明特务机构,可经过九年义务教育的朱友健轻松看到了其中的纰漏。

但是令他没想到的是,锦州官员不仅账目挺好的,演戏的本事也很好,锦州的移民拿着口粮,几乎将这些人当做救世主。

迫使崇祯不好直接开刀了。

此时,一队20人的锦衣卫,带着300征辽精兵一路疾驰,向着西方而去。

他们知道,房尚贤要倒卖移民粮,就不可能走大路,只能小心避开城池、村落和蒙古部落,所以,他们行的一定很慢。

只要他们慢慢寻找,总能找到蛛丝马迹,顺着车队的痕迹追到。

第三日,房尚贤劳累而死的消息传遍了锦州各地,百姓一片哀嚎。

「恰巧」路经此地的大明皇帝得知后,亲自下旨厚葬,并追封了爵位。

同时向百姓表示,一定会派更好的官员来锦州,造福地方。

周樱落看着泣不成声的百姓,心里差点真的以为房尚贤是个清官,要不是她知道事情始末,估计也得跟着掉几滴眼泪,抱怨老天不长眼了。

百姓一边哀悼房尚贤,一边感谢朝廷,对着崇祯三拜九叩。

「有这么好的皇帝,我们还愁什么!」

「这么爱护子民的朝廷,都是崇祯皇帝一手组建的啊,吾皇万岁万万岁!」

在刻意的引导下,百姓的舆论从哀悼房尚贤转移到歌颂崇祯身上。

锦州地方的民心又上了一个台阶。

几天后,西去的明军终于找到

了房尚贤的车队。

与此同时,房尚贤派出去的车夫见明军追来,顿时惊慌失措,部分人知道走不掉,立刻跪下求饶,部分人慌不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