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逆天(2 / 5)

朱棣对铁路尤为看重,江西乃是鱼米之乡,一旦动工,这铁路修成,那么运输的损耗将大大的降低。

他年纪越大,就越关注自己手头的几件事。这铁路,也已成了他最关切的头等大事。

张安世道:“臣对此,所知不多,不过臣听说,这江西的情形,进展神速。”

朱棣便道:“是啊,满朝公卿,都对此极为期待,刘观卿家还上奏,说江西的进展……”

朱棣抬头看了张安世一眼,接着道:“比之太平府的铁路更为迅疾,那江西布政使司,无愧于能吏,说是此次铁路修成,理应召此人入朝。”

张安世笑了笑,只是这笑有点不达眼底。

张安世道:“陛下若是身边再多一些栋梁之材,何愁大事不成?”

朱棣却是定定地看着他的脸,道:“朕怎么瞧你面上有心事?”

张安世便收起了几分笑意,道:“臣只是有些担心。”

朱棣狐疑地道:“担心什么?”

“说不上来。”

朱棣便道:“其实朕也有一些担心,不过各地的奏报,还有朝中的一些情况奏报上来之后,也就安心了。朕其实也不指望这江西的进展能如太平府一般的顺利。所以……前日还下旨,为支持江西的铁路,朕从内帑之中,取纹银百万两,至江西布政使司,以资其铁路修建。”

张安世听罢,面上虽是平静,心里却在暗暗吃惊。

他已感觉到,朱棣对于江西的情况,已是十分的关心了,这种关心,承载了朱棣太多的期望。

这可是纹银百万两啊,且不说江西那边自行发行公债,再加上陛下的这百万两纹银,这江西的铁路修建,可以说是富裕仗都不为过了。

要知道,那内帑乃是陛下的私房钱啊,平日里可是看得很紧的,就算是平日赏赐东宫,几万两银子都要锱铢必较,有零有整。

好家伙,现在直接一百万两,大手一挥就丢了出去。

只是……听到朱棣这番话,张安世却不由得眼眶微微一红,心头有股说不出的酸楚。

他看着朱棣的脸,虽是威严之色悠然自生,可也爬着不少岁月的皱纹,那两鬓更是灰白。

因为身子不适,脸上显露出几分憔悴,更是显老了几分。

他们君臣相伴已有十年之久了。

朱棣的性情,他是再了解不过的,朱棣突然如此急迫,显然是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看到铁路能够贯通南北。

否则,绝不会如此舍得。

这显然是因为朱棣的身子有些不好,所以才开始有这样的念头。

朱棣见张安世的反应,似乎也看出了什么,便大笑道:“你这小子,到底在想什么?”

张安世道:“没想什么。”

朱棣道:“你不会认为,朕寿数不永了吧?”

张安世忙摇头:“不敢。”

朱棣道:“平日里你们都说万岁,可朕知道,世上没有所谓的万岁之人,朕身子是差了一些,可也不至如你想的这般。只是……”

顿了顿,朱棣接着道:“朕只是……希望在朕的有生之年,能给儿孙们造一些福罢了。”

张安世道:“臣明白。”

朱棣道:“你今日倒是沉默寡言了不少,全不似从前那般叽叽喳喳了。”

张安世道:“臣……”

若说世上还有人理解朱棣,张安世一定是其中之一。

他看出朱棣那渐渐垂垂老矣之后,希望重新振作的心态。

更看出朱棣对于铁路铺建的巨大期许。

张安世忍不住想告诉他,江西的铁路,极有可能出乱子。

可这话终究还是没有说出口。

朱棣却是蒲扇一般的大手,重重地拍在张安世的肩头上,道:“有什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