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国事(1 / 2)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崇祯满脸奇怪:“什么琉璃作坊?”

朱慈烺指着妹妹手里的那块玻璃:“父皇,这是儿臣用沙子做出来的琉璃,其实这东西叫玻璃。此物透明如水晶,透光挡风,若是用来做窗户,是不是特别好用。”

此言一出,乾宁宫的人都震惊了。所有人都以为朱慈烺送给妹妹的是一块水晶,这么大一块水晶,四四方方的极是少见。这也难怪朱媺娖一见之下特别喜欢,众人都把这块玻璃当成了稀世珍宝。

“玻璃,你是,这是沙子做出来的?”崇祯加倍的莫名其妙,对着女儿一招手,朱媺娖努着嘴,将手里的玻璃递了过去。

当下,朱慈烺将玻璃的用处,还有冶炼方法都跟众人了。这不不要紧,一之下,众人更是惊得呆了。从来没有人听过,沙子居然还能炼成这种透明的东西来。

就连周皇后,都在有些怀疑的看着儿子。心中在想,这儿子会不会又在欺骗众人。

直到,他就是孙旺财,跪在地上,战战兢兢的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了出来。众人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这东西就跟冶铁和做瓷器一般,煅烧之后做出来的。

只是令人惊奇的是,为什么做出来的玻璃居然是透明的。

崇祯都忍不住举起这块玻璃,对着窗外看了看:“造物之奇,一至于斯。如水晶之难得,居然可以熔炉冶炼出来。”

朱媺娖努了努嘴:“原来是块不值钱的沙子做的,哥哥尽然诓骗我。”

朱慈烺笑了笑:“这可不是不值钱的沙子,将来所有亭台楼、宫庙殿宇,乃至于黎民百姓之家,他们的窗户全部换上这种玻璃,则屋内净明,冻可御寒,亦可挡风了。”

崇祯皇帝猛地明白了:“所以,你去撺掇国丈变卖了家产,就是想与你合伙,做个玻璃作坊?”

朱慈烺点点头:“正是,父皇,若是推广得当,每年可是财源滚滚入啊。”

崇祯“嗯”了一声,然后道:“朕不同意。”

不同意?

这些轮到朱慈烺大吃一惊了,这么好的事,大赚特赚的行业,崇祯居然不同意:“父皇,这又是为何。”

崇祯背负双手,将自己的心机写在了脸上:“太祖有云:若有不务耕种,专事末作者,是为游民,则逮捕之。盐铁自来便由朝廷专营,你等私开矿藏,乃是有为国制。且此物如此稀缺,朕岂能开这个先例。”

朱慈烺明白了,崇祯皇帝酸了。

没错,傻子都知道,这个玻璃可以是用暴利来形容。一些寻常至极的东西,沙子、石灰还有纯碱,扔进炉子里一炼,出来就是价值不菲的玻璃。

这东西可以是比盐铁利润还高,盐铁需要提炼,各种复杂的工艺。玻璃虽然也需要一定的工艺技术,可相对来就简单的多了。

更重要的是,玻璃是纯垄断行业。放眼大明朝,怕也就只有这个逆子掌握着这项神奇的技术。如此巨大的利润,崇祯怎能不眼红。

什么太祖有云:若有不务耕种,专事末作者,是为游民,则逮捕之。这些不过是崇祯皇帝的借口,建国之初朱元璋确实为了打压商业过这话,可后来发现商业为国家带来更多的利润,此事也就作罢。

什么盐铁专营,盐铁专营是不假,可没听瓷器不允许民间开采的。白了,这玻璃是类似于瓷器的性质,和盐铁根本不沾边。

崇祯这么,无非就是想从中分一杯羹而已。

就连周皇后的脸上,都不禁带了一丝笑意:“万岁,皇儿赚的钱还不都是一家人的么。你又何必分的这么清楚,臣妾看这事朝廷应该大力支持才对。”

朱媺娖冲着哥哥做了个鬼脸:“父皇和哥哥都是财迷。”

财迷朱慈烺挠了挠头:“父皇,儿臣想过了。姥爷出钱建作坊。利润给他一成。儿臣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