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此生不悔入华夏(1 / 2)

栖凤山,明军唯剩下戚元正一人。大明的傲骨,让围上来的清军亦胆寒。一名清军勇士冲上来,被戚元正一剑刺死。剩下的,则更是恐惧。

虽然将他团团围住,可没有一个清兵再敢上前。若是蜂拥而上,则更是对清军的羞辱。

终于,又一名清兵大叫一声,挥刀扑上去,这名清军力大招沉。戚元正踉踉跄跄,终于抵挡不住。一刀劈下,戚元正横剑勉力支撑,可终究还是单膝跪了下来。

攻上来的清军都安静的看着这一切,似乎,他们终于觉得眼前的这个明军已经屈服,因为他已经跪下。

可谁知,紧接着戚元正就地一滚,手中长剑自下而上,自腹刺进那名清兵肚腹。

这一下,清兵更是恐惧。这人是个妖怪么,为什么总是杀不死。

军人的荣誉固然重要,可性命更贵。清兵们不打算再车轮战的单打独斗,而是再次的蜂拥而上。他们,准备将戚元正乱刀分尸。

多尔衮就这么看着,他也被这名明军给震撼了。明军中,何时出来这样的一支虎狼之师。

戚元正身中数刀,依旧奋力砍杀。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一个将死之人会有这么大的潜力,清兵不断的在他跟前倒下。

而戚元正嘴角带着一丝笑意,他豪气干云,一边挥剑砍杀,一边喊道:“青松寒鸦,关山重重。一人一剑,守我身后山与河。

西风烈烈,江河山岳。大明子弟,以身残躯报家国。

万里长空,故乡梦中。热血男儿,跃马横刀斩敌酋。

半生戎马,血染黄沙。我辈从军,此生不悔入华夏!”

这是何等的快意,何等的英雄。多尔衮攥紧了拳头,为什么、为什么我们大清没有这样的英雄。如果他不是敌人,我多尔衮愿意跟他斩鸡头烧黄纸结为生死兄弟。

可战场只有敌人,虽然戚元正不断的身中刀剑。可他犹如一座钢铁巨人,还是不断的有清兵在他身前倒下。

再这样下去,虽然能将此人杀死,可也不知道会损失我多少大清男儿。终于多尔衮忍不住了,他伸出手。

手下递过来一张铁弓,多尔衮瞄准戚元正的胸口。可他很快转移了方向,有吧箭头对准了他的左腿。

‘嗖!’的一箭,戚元正终于支撑不住。他虽然跪下,可还是咬着牙用长剑杵地再次的站了起来。

这真是个妖怪,是从地狱里爬出来的怪物。清兵们害怕了,他们不自禁的后退了一步。

多尔衮怒极,一定要让此人臣服在自己脚下。他就不信,这人还能继续站着。一定要让他跪下,死也要让他跪着死。

于是,多尔衮又是一箭刺穿了戚元正的右腿。戚元正还是没有倒下,这次连多尔衮都吓了一大跳。

原来,戚元正双腿虽断。可他的后背插着两支长矛,他将身体的重心倚在长矛之上,狂笑着看着多尔衮:“只有战死的戚家军,没有下跪的戚家军。建奴,受死吧!”

多尔衮怒极,手中羽箭不断射出。终于,戚元正胸口连中数箭。他手里的长剑掉在地上,头一歪,就此死去。

至死,戚元正都是站着不倒。他的身边,堆满了尸体。戚家军,用他们的牺牲,换来了时间。

这一战,不止是拯救了锦州。更是,打出了大明的傲骨。让清兵知道,明军一样能打。而且,这样的一支军队,足以是他们的噩梦。

如果人数再多一点,哪怕有个几千人。战况很可能就不是这样,即便是黄台极二十万大军,未必能踏进一步。

除了栖凤山的地形优势,戚家军的战斗力,可以用恐怖来形容。以至于连多尔衮,都不得不佩服这样的一支军队。

有这样的对手,值得尊敬。多尔衮对着戚元正的尸首施了一礼,用他们满人对勇士的礼仪,表达了他的尊重。

可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