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君臣社稷(1 / 2)

黄台吉从来都不是一根筋的人,他做事素来谨慎。这个在战场上短兵相接的天才,打起仗来确实是不世出的人才。

从黄台吉的一生来看,大大无数场战役,他很少有吃亏的时候。这一点,朱慈烺甚是畏惧。

面对这样的一个可怕对手,好在目前为止朱慈烺一直在占着便宜。黄台吉的数次吃亏,让朱慈烺重拾了不少的信心。

如今,冰河时期不禁把大明折腾的死去活来,他们满清的百姓,更是水深火热。

目前来看,唯一的办法就是开战了。和大明开战,狠狠的抢上一把,才能解决大清的燃眉之急。

可是怎么打,黄台吉满脸愁容。他不是不知道明军的厉害,也知道多尔衮的没错,济尔哈朗的也没错。

打和不打,对于大清来都是艰难的。不打,大清的百姓日子难熬,打,打赢了还好。打输了,大清实在是输不起。

济尔哈朗忍不住怒道:“皇上,不要再想了。就让臣即刻带兵南下,我就不信那些明人能有多大的本事。这些人不过是咱们的手下败将,我看就是被吹上了天而已。真打起来,明军未必就是咱们的对手。”

武英王阿济格有打的打算,郑亲王济尔哈朗是一定要打。多罗贝勒多铎模棱两可,多尔衮反对出兵。

而黄台吉,黄台吉则是犹豫不决。

这次的议会,让黄台吉多少有些郁闷的。他没有期待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虽然手下的将领们都不错,打起仗来也足够的勇猛。可是,能入得了自己法眼的,没有一个。

也就多尔衮还行,但也仅仅是还行。这一场局势,手下的将领没有一个人看得清。

黄台吉叹了口气:“好,朕心意已决。下月初一,发兵南下。”

此言一出,诸将皆自欢喜。只有多尔衮忧心忡忡,他还是在担心,贸然出兵,八旗子弟怕是要损失惨重。

黄台吉淡淡的道:“多尔衮留下,其他人都退下吧。”

诸将心满意足,他们喜欢打仗的。黄台吉的手下,没有一个不喜欢打仗。因为打仗意味着高回报,世界上没有什么担心,比打仗带来的丰厚回报更多的了。

攻占一座城池,洗劫一处土地。就会给他们带来无尽的财富,牛羊、粮食、女人还有金银财宝。

当然,打输了的后果也极其严重。但是高利润通常都是伴随着高风险的,这一点,每个人都清清楚楚。

都明军厉害明军能打,但也仅限于清军几次不痛不痒的失败。无非就是第一次黄台吉在义州城下中了明国太子的诡计,吃了一次大亏。

第二次攻打锦州失败,但主力未损。满清的战斗力犹在,凭什么就明军厉害了。

不真刀真枪的在战场上拉开阵势打一架,怎么知道谁最厉害。如今皇上愿意出兵,自是大合许多人的意思。

而多尔衮是个异类,他反对出兵,结果被皇上留下了。想来,多尔衮留下来要被皇上训斥,他活该。

诸将退下,多尔衮留了下来。黄台吉看着他:“多尔衮,你可知朕为何独把你留下?”

多尔衮摇摇头:“皇上,臣弟不知。”

“因为,你是唯一一个接近朕想法之人。”

多尔衮一愣,并没有理解黄台吉的意思。他只是感觉到,今天的皇上有些不对劲。是非常不对劲,这和黄台吉平日的作风不大一样。

黄台吉从龙椅上站了起来,他背负双手看着殿外,眼神里充满了落寞:“朕一直在有个想法,明国这个太子,到底是什么来头。”

多尔衮依旧是不太明白:“皇上,您什么。”

黄台吉自顾自答:“这个十几岁的娃娃,明年十四岁了吧。确实是成年了,估计也该成亲了。只是,朕奇怪的是,年纪的他,为何懂得这么多。研制火器、排兵布阵、兵法运用、训练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