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怼言官(1 / 2)

辽东战场,黄台吉干就干。他集结了八旗兵力,开始准备对关宁锦防线发起进攻。

黄台吉很聪明,他做了两手准备。他知道拿不下,那就佯攻一下取道蒙古。

但战场的事风云变幻,万一明军不堪一击,那就直接捣毁他们的关宁锦防线,彻底把辽东据为己有。

八旗骑兵的好处就是,他们不怕失败。明军的每次战败都会伤亡惨重,而对于八旗骑兵来,战败伤亡则要得多。

这就是骑兵的优势,为什么努尔哈赤起兵以来,满清和大明大战事数百场。好几次,清军都是大败,可他们依旧会起死回生。

就是因为骑兵战败的时候,他们会依仗机动优势,迅速的逃跑。

但是明军不行,辎重后勤补给,以步兵为主力,一旦战败很长时间缓不过来。

清军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他们本就一无所有,也就不怕输。

黄台吉。这次进攻关宁锦防线也只是佯攻,为的是平息一下国内的舆论。以免那些好战的八旗主将心生怨言,让他们打一仗,知道明军的厉害。

真正的目的,是继续绕道蒙古,避开关宁锦防线。当然也不是直取中原,而是进兵陕西和山西两地。

到时候兵分两路,自己和多尔衮带两路大军袭击大明。如果进展顺利的话。不但可以在陕西和山西大捞一把,将来和大明谈判的时候就有了更多的筹码。

锦州外围防线发现敌情,洪承畴不敢怠慢。

关宁锦防线开始备战,祖大寿真手机锦州。洪承畴一方面紧急调动兵马防御,另一方面,八百里加急,火速上报京城。告诉崇祯皇帝,建奴有大动向,准备对锦州方向展开进攻。

不得不黄台吉确实是个短兵相接的天才,这一次黄台吉的意图,就连朱慈烺都没有看出来。

此时的黄台吉冒险进攻辽东,确实大出朱慈烺意料之外。不过仔细想想丝毫也没有什么稀奇,如今冰河时期大明的日子应很难过,满清的日子加倍的难过。

情急之下的黄台吉此时发动进攻,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可朱慈烺总是心中难安,这不像是黄台吉的打法。

北京城也是吵翻了天,建奴来犯这还了得。出兵,成了大多数臣子们的选择。

大概是觉得自己吃了几天的饱饭,如今的国库中有着为数不多的资本。勉强的,能打一场规模战争。

本着打仗反正花的又不是我的钱的原则,大多数臣子建议,调拨京城三大营的军队,奔赴辽东和建奴大干一场。

仰成祖皇帝之余烈,带领三大营,和辽东军汇合。争取一举灭掉建奴,永除后患。

且不大明的国力能不能支撑住这样的一场战争,这些没打过仗的言官们出兵的方式也有些匪夷所思。

黄台吉有那么容易对付,大明也不至于为其所累了。万一三大营北上,京城防御空虚。到时候黄台吉再打到北京城下,拿什么防御。

少数带脑子的,终于开始坚决反对。

“万岁,三大营乃京城防御之根本,万不可轻易调动。且劳师远征,咱们粮草难以为继,臣建议暂时观望。”

“臣也是这个意思,京城防御不可失。洪承畴只是建奴来犯,这来了多少人,多大的规模并没有清楚。”

崇祯“嗯”了一声:“太子何在。”

朱慈烺站出:“儿臣在。”

“你有何看法?”崇祯淡淡的问道。

朱慈烺看了几眼那几个言官:“父皇,儿臣以为,赵大人和李大人纯属放屁。宋大人和田大人脑子被驴踢了,孙大人儿臣以为他是建奴派来的细作,不然为什么要出此下策害我将士性命。”

言官是群什么人呢,大明朝的言官们怼天怼地怼空气的。有时候他们的言论堪称奇葩,可他们依旧是乐此不疲。

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