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中计(1 / 2)

崇祯皇帝受到景泰奏报的时候,已经是半个月之后的事了。于是,崇祯下旨,一方面令辽东洪承畴积极备战。派出骑兵滋扰盛京,一方面兴各地勤王之师,奔赴陕西驰援。

而此时的朱慈烺,已经抵达陕西境内。继续北上的孙传庭,也到了平凉府。

他们都有一个最大的担心,就是此时的陕西已经沦陷。此地,成了满清挥起屠刀的修罗场。

只是,让他们奇怪的是,沿途他们并没有发现清兵动向。虽然陕西境内的百姓纷纷往城内内迁,可看得出,清兵并没有打进来。

这一切,源自于宋献策的计谋奏效了。黄台吉进退两难,在被宋献策逼退,驻扎戈壁滩之后,三军士气大挫。

尤其是那些蒙古部落,他们可不管这一套。明军想打的是你盛京,又不是我们蒙古。我们怕你个甚,总不能你黄台吉不想进攻,也牵连着我们吧。

蒙古部落首领阿布奈找到黄台吉,他是个粗人,不喜欢弯弯绕。进了黄台吉的营帐,大着嗓门一拱手:“皇上,咱们大军的粮草可不多了。再不进攻,等明军援兵过来,咱们什么都捞不着。你们大清的兵若是不动,我们可不客气了。”

黄台吉手里有七万铁骑,阿布奈他们蒙古诸部联合起来,大概有三万人的样子。

黄台吉迟迟不肯进攻,阿布奈他们也得跟着倒霉。此时,黄台吉又何尝不想打进陕西。可是,宋献策的一番话,着实把他吓着了。他总得为自己的家人着想,盛京万一被明军攻破,后果不堪设想。

“你若是敢动兵,休怪朕对你们不客气。”黄台吉冷冷的看着阿布奈。

此时的黄台吉正在气头上,阿布奈该死不死的这个时候来找死,他自然也不会客气。

本来,黄台吉对于蒙古采取的措施是恩威并施。一方面,打痛他们使得他们臣服,另外一方面,采用联姻的政策。娶蒙古部落的女儿为福晋,另外将满清的格格嫁给蒙古诸部。

而阿布奈仗着自己兵力雄厚,这次竟然敢顶撞自己。正在气头上又感到皇权受到威胁的黄台吉,自然不会给他好脸色。

阿布奈一惊,到了嘴边的话又硬生生的咽了回去。他自付如今蒙古诸部式微,早已没了当年成吉思汗时期的威风。黄台吉这么,他竟不敢回半句嘴。只是气哼哼的一跺脚,就想夺帐而出。

就在这个时候,帐外走进来一个人。此人,正是多罗贝勒多铎。

多铎进来一拱手:“皇上,如您所料,景台镇那边的百姓早已人去楼空。不止是那里,臣带人去了周边几个乡镇,那里的百姓都跑了。皇上,这、这不对啊。”

黄台吉心头一寒,大叫一声:“不好,中计了!”

此时的黄台吉终于反应了过来,这个宋献策八成是在谎。什么明军会打进盛京,明国那个太子又不是神仙,他怎会知道的这么清楚。

定然是这个总兵宋献策使诈,他的目的,不过就是拖住自己,想把周边百姓撤进城内。

哼哼,想坚壁清野。一个的总兵,竟然如此的狡诈!汉人皆无耻,个个都该杀。

黄台吉怒极,他终于明白了,自己是上了宋献策的大当。而此时,他已经在戈壁滩待了数日了。

“传朕旨意,三军准备,随朕打进明国,杀!”

随着黄台吉的一声令下,八千大军浩浩荡荡,终于挺进了陕西境内。可是,他们来的似乎有点儿不是时候。

宋献策他们已经退居白银厂,在哪里修筑城墙,抵御清兵进攻,他传令境内的明军,不许出战,只是坚壁清野,待这干贼寇粮尽力弛,以待援军。

城外的百姓,将粮食和重要的物资全部收藏起来。然后,所有人都就近入城防守,等大明援军。

城外,不给清兵留下一粒粮食,让他们得不到物资的补充。等黄台吉等人没了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