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 高压(1 / 2)

第十八次的攻势明显颓废下来,无奈,黄台吉只好退兵。

从役,双方都是伤亡甚重。这就是战争,以死亡为代价。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背后,都是一个个无辜的家庭。

谁家的儿郎谁家的父亲又是谁家的丈夫,为什么要战争,战争的目的,仅仅是夺取原本属于别人的东西么。

没有人知道答案,答案在黄台吉这里。正是他这样的野心家,造就了累累白骨。

而这种人并没有丝毫的内疚,甚至于,会成为很多狂热分子追求的偶像。黄台吉在满清人的心中不止是皇帝那么简单,而是备受尊崇。

久攻不下,将士伤亡惨重。再攻下去,就是赔本的生意了。手下们萌生退意,实在不行,咱们回去吧。

虽然这趟远行他们的收获不多,但好歹也是攻占了数座城池的。而且,他们俘获了大量的百姓。

黄台吉的目的,就是要这些汉人百姓做排头兵。

这是一种极其残忍的战法,当年蒙古人借此方法攻城略地所向披靡。如今,黄台吉通过史书学到了,他要用这种战术,拿下兰州城。、

其实从北宋时期的辽国就用过此法,打草谷家丁,各衣甲持兵,旋团为队,必先砍伐园林,然后驱掠老幼,连大木填壕堑,攻城之际,必使先登,矢石檑木并下,止伤老幼。

《神雕侠侣》中也写蒙古人攻城,驱赶大宋百姓先行,大宋守兵只要手软开城,蒙古兵就随即跟上。

而如今,黄台吉用的就是这种方法。既然猛攻兰州城池,遭遇到了疯狂的抵抗,那么就别怪我心狠手辣。

从己巳之变的时候,黄台吉打进关内就开始大肆劫掠。把大明朝的百姓,拖家带口不分老幼的带走。带回满清,成为其八旗奴隶。

这一次,他来陕西,一路南下自然也是捕获了大量的难民。于是,第二天清晨,无数的难民被黄台吉的大军裹挟而来。

清兵在身后用弓箭驱赶,但凡敢有逃跑的百姓,必就地射杀。或者,干脆纵马踩死。

百姓们哭声震天,如同驱赶牛羊一般,被驱赶着赶到了兰州城外。这一下,使得城上的明军将士相顾骇然。

这些人,都是大明子民,都是自己的同胞。他们扶老携幼,被清兵驱赶着来到城下。而清兵,则躲在后面静观其变。

只要是城内的明军敢打开城门,放百姓入城。那么,清兵就会展开凶猛的进攻。争取,一举攻下城门。

城门一破,明军便没有了和清兵较量的资本。要知道,若不是明军仗着城池,根本就不是清兵的对手。

只要清兵攻破城门,不需半日,就能克下兰州城。到时候,兰州城城墙上飘荡着的,就是他们满清的黄龙旗。

黄台吉这一招不可谓不恶毒,他用明朝百姓做先锋。让部下躲在百姓们的身后,城墙上的明军若是敢反击,必然会射杀自己的同胞。

若是明军心软,放弃抵抗。那么,兰州城则是唾手可得。

这种阴损的战术,实在是损到家了。

不过,兵不厌诈。在军事上,再卑鄙再无耻的战术都无可厚非,因为战争最终追求的是胜利。战胜一方,才有着绝对的话语权。

“宋大人,大事不好了。鞑子驱赶了大量的百姓,咱们怎么办。许多将士,已经放弃了抵抗。”东宫卫的袁晓晓等,找到宋献策禀报。

昨日一天的抵抗,兰州城的明军已经疲累不堪。而作为主将的宋献策,更是一夜没睡。打退敌人的进攻,他还要四下巡视城墙安抚将士。

等到天光微亮的时候,宋献策才敢斜倚在城墙垛口憩一下。

而他刚闭上眼睛不久,袁晓晓便神色慌张的过来禀告。

宋献策的眼睛猛地睁了起来,然后他一个翻身站了起来。此时的宋献策,就像是水车上的风叶,一刻不知疲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