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分钱(1 / 2)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儿子突然就变得这么不要脸了。或者,自从儿子突然开智以后,他就不要脸了。

孩童开智,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幼儿的无知到童年的单纯,然后再到少年的叛逆、青年的莽撞,慢慢的步入中年之后,人才开始慢慢变得成熟稳重。

当然,有些天赋异禀的家伙青少年起就会大有作为,开创出自己的一番事业。但大多数人,都是这么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朱慈烺不一样,他是突然间的。在大明王朝摇摇欲坠,眼看着就要完犊子了的情况下,突然就明智了。然后,一路开挂一般,把濒死的大明王朝给救了过来。

虽然如今的大明依旧是风雨飘摇,但至少能够喘一口气了。只要有了喘息的机会,这个王朝就有救。

看着讨价还价的儿子,崇祯皇帝心软了起来:“好吧,你们虎贲军留五十万两,剩下的二百五十万两都给朕送到国库去。”

“绝对不行父皇,虎贲军和东宫卫的将士得吃饭啊。五十万两银子,能吃多久。”

“你不是还有个西山么,西山玻璃厂朕不还给你留了一成利润的么。”崇祯又愤恨起来。儿子的这两支军队,吃掉了他几万人军队的军饷。

可朱慈烺叹道:“父皇当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就西山玻璃厂那点钱,根本就不够将士们用的。父皇啊,儿臣的这两支亲军吃喝拉撒,军饷粮草都是自筹的啊。更别将士们的甲胄、军械、营帐、马匹,这些都得要钱的。父皇,儿臣斗胆问一句,没有虎贲军,辽东如何、陕西会如何?”

没有人能否定虎贲军的功绩,这一点崇祯皇帝也知道。他想了想,最终还是做出了让步:“好吧,你留一百万,剩下的二百万两送到国库去,此事,朕可以既往不咎。最少二百万两,朕总得堵住那些臣子们的嘴巴吧。”

朱慈烺大喜谢恩:“儿臣谢过父皇!”

朱慈烺是个逆子,这一点儿也不为过的。别的不,他明明弄走了王登库四百五十万两,对老爹崇祯皇帝却三百万两。

而三法司的刑部尚书冯英、大理寺寺卿邢晨玖和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陈世奇等人,他们能查到的,也仅仅是王登库八处钱庄的三百万两银子。而王登库去借去凑的一百多万两,是谁也查不出来的。

也就是,朝廷至今仍然以为朱慈烺是侵吞了三百万两,而绝不是四百五十万两。

这也是朱慈烺的计策之一,如果东窗事发,老爹崇祯皇帝铁公鸡一毛不拔的话,至少他还能剩下一百五十万两银子。

还好,崇祯皇帝比自己想象中的要仁慈。朝廷的日子不好过,国库就是个无底洞。可即便如此,崇祯还是咬牙从三百万两银子中拿出了一百万两给朱慈烺折腾。

别人怎么崇祯皇帝朱慈烺不管,史书如何描述自己的老爹朱慈烺不管。朱慈烺只知道的是,老爹崇祯皇帝是个面狠心软的好父亲。这一点就足够了,因为正是有这样的老爹做后台,朱慈烺才能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二百万两银子还没捂热乎就从虎贲军的仓库运出来了,不过朱慈烺一点儿也不伤心。钱没了再赚,他有的是捞钱的法子。反正,库里还有二百五十万两银子的家底。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如今是崇祯十五年,朱慈烺已经是个十五岁英俊少年郎了。

如果穿越到这个草蛋的时代,不止是风雨飘摇随时就要崩塌的大明王朝,还有这里没有现代文明的任何痕迹。

别以为穿越是什么好事,即便是既成为一个皇亲国戚富家子弟。可你别忘了,这个时代的食物仅仅能称之为果腹。这个时代没有WIFI,没有游戏没有娱乐没有手机,其实是很枯燥乏味的。

朱慈烺的性格相对于随遇而安,他倒是没有觉得多苦闷。虽然没有了游戏没有了手机娱乐等等,可是他一天到晚还是过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