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开仓放粮(1 / 2)

绛县刘子聪只是整个山西的一个缩影,这些地主大户倒了霉了。他们或许很久就忘记了,这个大明王朝是姓朱的。

他们以为自己是什么世家大族,就可以左右地方官府。他们以为自己人多势众,地多财广,就可以将地方官员玩弄于股掌。

那是之前,现在该着风水轮流转了。刘子聪在绛县四处城门口张贴了告示,告示的内容,赈济灾民、开仓放粮。

山西大地每一处地方都有流民,每一处郡县都有拖家带口逃荒者。地方官府竟然打开官仓,开仓放粮。

流寇能做的事,他们先做了。比如李自成,每攻克一座城池的时候,第一件事便是开仓放粮。

白了,这开仓放粮四个字和收买人心是划等号的。开仓放粮,就等于是收买人心。

可是,如今流寇李自成等人的那一套,被地方官府给学去了。还不等你流寇到来,我们地方官府便抢先开仓放粮,走流寇的路,让流寇无路可走。

开仓放粮,那粮食都给了流民,官府的财政和军粮从何而来。这就关系到当地的地主豪绅,富商大贾了。

朝廷要想翻盘,就只能复制流寇的套路。开仓放粮之后,招募兵勇,开始针对大户。

所以刘子聪得到了平阳府的政令之后,才敢如此嚣张的放手大干。他先是换了一批衙役,把那些平日被林家和方家大族欺负的衙役们提拔上来。让那个陈安志,做了捕头。

紧接着,找了个由头,直接把两个师爷给打死。这俩师爷还不仅仅是以奴欺主以下犯上那么简单,刘子聪就是想给方家和林家两个大族释放一个信号,本官要弄死你们。

绛县县衙开官仓放粮的消息,迅速在县城爆炸。无数的流民开始涌入,等待着县衙的救命粮食。

这一次,县衙也信守承诺。每日施粥,流民们登时蜂拥云集。

灾荒之年,这些地主大户的日子也不咋恩么好过。粮食减产,他们就无法养活你那么多佃户。比如龟裂的山岭土地,地主们只能放弃。

这样,那些沦为佃户的百姓,就无地可种。没有了土地,只能拖家带口的沦为流民。流民涌进县城,给县城造成不安定因素。于是县城一般会紧闭城门,或者严禁流民进入。

活不下去的流民,只能饿死病死。他们就像是路边的一堆堆干柴,只需要一个火星,就可以爆燃。

总体来,百姓们都是质朴老实的。他们大多数宁可饿死病死,也没有想过要造反。

但是,他们之中若是有一个胆子大的。此时振臂一呼,反正活不下去了,与其就这样等死,倒不如招呼同伴们反了他娘的。

造反,或许还能有出路。就这样,大批的流民加入了流寇的造反队伍。

如今绛县县衙突然就开仓放粮了,这不就是给了流民们活下去的希望了么。官府,终于开眼想管这些百姓了。

开仓放粮的第三日,刘子聪就开始征兵了。他完全复制了信阳城红娘子的模式,想得到粮食,就参军当兵。

只要能够活下去,流民们自然大为高兴。当兵,成了朝廷的官兵,就能得到粮食养活家人。

仅仅一天的功夫,绛县就招募了三千多兵勇。三千多兵勇是什么概念,完全可以把城外的流寇,摁在地上摩擦。

绛县大族,城西方家。族长方文镜听他们族中派出去的师爷方同,竟然被那知县刘子聪活活打死。

这让方文镜差点惊掉了下巴,这刘子聪疯了吧。一个的知县,竟然敢打死自己的族人。他就不怕,自己递个帖子到平阳府,将刘子聪革职查办么。

毕竟,平阳府的按察使方元,乃是他们族中的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方家若是在绛县失了势,对他方元也没有什么好处。

“什么时候的事?”方文镜惊问。

前来报信的,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