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六章 城隍庙(1 / 2)

庸医害死人,朱慈烺算是见识到了。这个赵郎中不知道脑子是什么做的,居然对一个低血糖患者,禁糖。

这对于周王朱恭枵的女儿新郑郡主来,可以是致命的。本来她就患有低血糖症状,加上这次绝食更为严重。稍有不慎,很可能命就没了。

幸亏遇到朱慈烺,侍卫将赵郎中拖了下去,噼里啪啦的一顿板子,打的他是血肉模糊哀叫连连。

周王朱恭枵是认为赵郎中医术超群的,这是个名医。他可是花了重金聘请来的。

谁知,太子爷竟然他是庸医。赵郎中反复嘱咐,严禁新郑郡主食用甜食。偏偏,太子爷非得要后厨熬煮一碗饴糖水。

换成别人,周王朱恭枵是绝不会相信的。可是面对皇太子,即便是他不相信也不敢忤逆。

就这样,下人去后厨熬煮饴糖。不多时,一碗饴糖水端了上来。朱慈烺吩咐府上的丫鬟:“给郡主服下。”

太子的命令无人敢违逆,丫鬟只好扶着昏死过去的新政郡主。强行给她灌了一碗饴糖水,然后,将新郑郡主轻轻放下。

高血糖是个严重的疾病,可以服用降糖药或者打胰岛素控制。然而,在大明这个时代,还是洗洗睡吧。高血糖中医称之为消渴症,只能控制饮食。

同样,低血糖也是非常严重的一种疾病,而且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可能会引起头晕,头痛或者身体乏力的症状,也会导致突然间昏厥的现象,低血糖的患者要随时备用甜食,如果有事情必须要出门,可以随身携带一些速食食品或者含糖的水。

也奇怪,这新郑郡主服用饴糖水之后,情况大有好转。周王朱恭枵又请城中几个名医一看,都郡主的病情大有起色。

朱恭枵大喜过望,对朱慈烺是千恩万谢。现在他终于知道了,太子殿下是对的。

“皇叔,这芸妹妹得的就是低糖之症。平日一定要控制好饮食,加强营养。多吃一些甜食,尤其是出现头晕乏力的症状时,更要随时备些糖果。”

面对朱慈烺的叮嘱,周王朱恭枵鸡啄米一般的点着头:“是是是,多亏太子殿下妙手回春。不然,不然女被那庸医治下,恐真就是凶多吉少了。”

之前,朱恭枵对赵郎中言听计从,始终认为这个能忽悠的赵郎中是个神医无疑。现在他终于回过神了,对方就是个庸医。若不是天可怜见的遇到太子爷,女儿的性命很可能就不保了。

朱慈烺“嗯”了一声,对这事似乎并不在意,他问道:“皇叔,那个什么杀了七十多个流寇的杜忠仁呢,本宫想看看。”

朱慈烺一直惦记这个人才,朱恭枵无奈:“臣已将此人赶出王府,不过听他住在了城西的城隍破庙。要不,臣派人将这厮带过了么。”

朱慈烺摇摇头:“不必了,本宫亲自去一趟。”

朱恭枵一怔,不知为何,太子爷对这个家丁会如此上心。好在女儿的气色逐渐好转,算是救回来一命。

谁能想到,一个的低血糖竟然会到致命的严重程度,若不是朱慈烺恰巧遇到这事,这个新郑郡主很可能就没命了。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庸医,害死了多少人。有人,庸医害死的人,比江湖仇杀杀掉的人还多。这件事,接近于真实。

城隍庙,是用来祭祀城隍神的庙宇,城隍,有的地方又称城隍爷,是中国古代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他是冥界的地方官,职权相当于阳界的市长。因此城隍就跟城市相关并随城市的发展而发展。城隍产生于古代祭祀而经道教演衍的地方守护神。

城隍本指护城河,班固《两都赋序》:“京师修宫室,浚城隍。”祭祀城隍神的例规形成于南北朝时。唐宋时城隍神信仰滋盛。宋代列为国家祀典。元代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