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二章 鸡肋(1 / 2)

黄台吉收到这封书信的时候,着实的是被吓了一跳。这封信涉及到的内容,直接的关乎于大清的国运。

看到了这封信,黄台吉才知道。朱慈烺并不是什么妖孽,也并不是什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大神。而是,大清内真的出现的奸细。

难怪自己每次的行动计划都会被这个太子看透,难怪每次朱慈烺都会快人一步。之前每每提起朱慈烺的时候,黄台吉总是不寒而栗。

朱慈烺料敌机先,是个极为可怕的对手。现在看来,可怕是源自于大清出了内奸的缘故。

信是朱慈烺写的,朱慈烺的亲书信。信的内容是:‘感谢你这些年来的情报。本宫听黄台吉病重,怕是时日无多了。你要时刻注意建奴那边的动向,随时向本宫汇报。

此外,你给海兰珠进献的滋补长生丸着实有效。这海兰珠一死,黄台吉便时日无多。待得本宫挥师北上,打败黄台吉,占据建奴江山的时候,本宫论功行赏,你范文程乃是大明第一功臣。’

黄台吉的双手颤抖,死死的盯着眼前的这封书信,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范文程,自己最宠信的汉臣,他居然是个细作。

“不对,这不可能。范章京怎会背叛于朕,这是反间计,是明国太子这子的反间计!这个狡猾无耻的明国太子,一定是的。”病重之下的黄台吉,恨恨的叫骂着。

范文程怎么可能是细作,要知道,他可是大清的开国功臣。清朝开国时的规制大多出自其手,更被视为文臣之首。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是细作。只有一种可能,这是太子朱慈烺的有意陷害。

黄台吉大怒:“给朕查,严查!信是谁送来的,谁!”

一旁的太监战战兢兢:“回主子的话,奴才听,是、是一队走私的马帮,信是正黄旗的守兵,在城门口的时候,从这些马帮的车上搜出来的。这些人已经被逮捕缉拿,经过拷问之后他们对此是皆不知情。皇上得对,这、这就是明国太子的故意陷害。”

猜忌的种子一旦被埋下,就会生根发芽。等到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的时候,被猜忌之人就只能面临送死的下场了。

“不、不会的,朕的军事机密这么严。军中上上下下,就连朕身边最宠幸的人都不知道朕的意图。那明国太子是怎生知道的,定是有人出卖了朕,定是有朝中细作。满朝文武,能猜得中朕心思的,还能有谁,还能有谁!”

黄台吉对范文程终究是有了猜忌之心,表面上看,范文程确实没有背叛满清的道理。他虽是汉人,可是对黄台吉忠心耿耿。

黄台吉建国称帝,规矩礼仪大多都是范文程制定。而且范文程提出的建议往往都是一针见血,不夸张的,满清能有今日的强大,范文程功不可没。

作为满清的第一汉臣,文臣之首的范文程忘记了自己的祖宗,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在了效忠满清身上。

可是,黄台吉每次出兵都屡屡受挫。他深知军事机密的重要性,是以,三军出征前,就连那些王亲贝勒都不知道自己的意图。

比如,黄台吉绕道蒙古取兵陕西的计策。军中上下无人得知,就是为了防止泄密,直到大军出征黄台吉才告知三军。

即便是这样,当黄台吉打到兰州城的时候,朱慈烺还是带着援兵赶到了。最终,黄台吉功亏一篑,只能撤兵回师。

在回盛京的路上,一路被朱慈烺的虎贲军吊打。直打的黄台吉毫无还手之力,郁郁的好不容易回到了盛京城。

朱慈烺即便是再厉害,即便他是诸葛亮转世,也不会想到自己的目的地是兰州。就连军中的那些武将,自然也是猜不透自己的心思。

除了范文程,范文程看其实确实对自己忠心。黄台吉熟读三国,知道曹操麾下有一个主簿杨修。“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