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七章 太子妃(1 / 2)

宫中规矩繁多,一时之间也教授不了这么多。宫女带着诗诗去见了尚仪局的尚宫,由尚宫亲自教授一些简单的规矩。比如,将来见了皇上见了皇后如何行礼等等。

富贵无极,往往伴随着巨大的灾祸。做不好一个皇帝,反贼四起会夺了你的江山。而后宫嫔妃争斗更为惨烈,每个女子的青春都是有限的。

大好年华的时候,皇帝对你千娇百宠。等你容颜老去,皇帝移情别恋的时候,你就容易被抛弃。

甚至于,像是万贞儿万贵妃这样恶毒的女子,会把皇帝身边的其她嫔妃,想办法挨个弄死。还有皇帝生下的孩子,也都毫不留情。

还有一种,若是嫔妃生不下孩子就能免于灾祸了么。并不会,皇帝死后,你也很可能会殉葬。

满清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就是在努尔哈赤死后,被迫殉葬了。

大明有宫规,名曰“朝天女”。这一习俗在战国之前十分盛行,到了战国之后,呈现减弱趋势,有些仁君圣主不忍心这样做,因此生前就立下遗嘱,自己独自上路很好的,就别麻烦别人了。不过到了大明一朝,洪武皇帝朱元璋就偏偏要从头再来,将“人殉”这一糟粕再次发扬光大。

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遗诏中要求后宫嫔妃系数殉葬,自此后,中国历史上后宫女子陪葬皇族的残酷局面再次兴起。当他的孙子朱允炆继位之后,遵其遗诏、依法古制,亲下谕旨“凡未生育之后宫,皆令殉葬,不从明者,缢毙之”也就是谁敢不听话,先勒死再丢进去。

幸亏,这种残忍的制度到了明英宗手里才算结束。明英宗就是在土木堡被瓦剌抓走的那个皇帝,大明从此由盛转衰。

明英宗生前并没什么大作为,但宅心仁厚,生前下了一道遗诏,昭告后人“自此起不可再用妃嫔殉葬”。

既然成为太子妃,就得接受朱慈烺三宫六院,这一点,是一个女人无法改变的事实。

诗诗虽不甘愿,她向往的是一夫一妻白头终老的生活。可自己被选上了太子妃,就只能接受这样的命运。

“朱哥哥若是敢找别的女人,我就把她给杀了。”诗诗恨恨的想着:“就算不杀她,也把她骂走。”

朱慈烺是太子,将来会是大明的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坐享人间之福。

可是,不同于其他穿越者,朱慈烺从未这么想过。弱水三千独取一瓢饮,他这一生,娶诗诗一个足矣。

朱慈烺最敬佩的是明孝宗朱祐樘,这个一手创下了弘治中兴的皇帝。可以与文景之治媲美的大明为数不多的好皇帝,一生只娶了一个妻子。

成化二十三年九月,朱祐樘即位。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女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大开言路,努力扭转朝政腐败状况,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大臣,史称“弘治中兴”。

历代史学家对他评价极高,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首辅朱国桢就:“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

朱慈烺做不到宽厚仁慈,时代不一样。朱慈烺生在一个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宽厚仁慈救不了大明。杀伐果断,才是最有效的办法,没有之一。

“我要见我皇嫂,听皇嫂进宫了,在尚仪局是么。人在哪里,本宫要去看看她。”

就在诗诗还跟着尚宫学习礼仪,见到皇帝和皇后如何行礼,如何称呼以及行礼的顺序的时候,尚仪局外面响起了一个清脆的声音。

坤兴公主朱媺娖,她如今也早已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而且,坤兴公主也与驸马周显定下了婚事。

史书记载,长平公主者,明崇祯皇帝女,周皇后产也。甲申之岁,淑龄一十有五,皇帝命掌礼之官,诏司仪之监,妙选良家,议将降主。时有太仆公公子周君都尉名世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