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三章 民间疾苦(1 / 2)

这些地方奏疏都是如此的无聊么,实际上在真实历史中,这种事还真就发生过。不过不是在崇祯一朝,而是满清。

杭州织造:普陀山法雨寺住持圆寂,文人仇兆鳌前段时间也病死了。

康熙:知道了。你竟然把给朕请安的折子和这个奏折放在同一个封套里一起上奏,无礼!不敬!!

杭州织造:启禀皇上,朱一贵聚众起兵了!

康熙:你话得没头没尾的,实在不懂!

闽浙总督:这是台湾的土产叫芒果,献给皇上您

康熙:知道了,以前没看过芒果,本来想看看,看了之后似乎没什么用,以后不要送了。

福建水师提督:启禀皇上,台湾有一妇人拾金不昧。

雍正:已阅!

历史上,这类的奇葩奏折不胜枚举。明太祖时期的户部尚书茹太素有一次给皇帝朱元璋上了一封长长的奏疏,朱元璋拿起奏疏翻开就读,读完一页又一页发现还没有进入正题,朱元璋只好耐着性子继续往下读。

等到读完五千字以后,朱元璋依然一头雾水,实在忍不了了,朱元璋命人将茹太素先拉出去暴打一顿再。堂堂户部尚书竟然因为奏疏写得太啰嗦挨了一顿板子。

打完以后朱元璋还得接着看奏疏,最后读完才发现整篇奏疏共计一万七千多字,却只有五百字是在讲正题,其他全是废话。

后来有一个叫吃货大联盟的可耻的作者,看了户部尚书茹太素的奏疏,他就学会了。满篇的的废话连篇,据家里的刀片早已装不下了。

永乐十三年三月,贵州右布政使奏言“去年北征,班师诏至思南府婺州县,闻大岩山有声,连呼万岁者三。皇上恩威远加,山川效灵之征”。

礼部尚书吕震随即上表附和,却被成祖皇帝好一顿训斥:“人臣事君当以道,阿谀取容非贤人君子所为。”

这马屁拍的着实过分肉麻,居然连山川岩石连呼万岁,成祖皇帝没弄死他算是幸运。

当然,最厉害的高手明宪宗朱见深。他对臣子们素来都是不闻不问,让你们吵吵,我就看看不话。

常常大臣们在底下争得面红耳赤、唾沫横飞的时候,朱见深就悠然坐在龙椅上静静看着他们。

即便是御史陈音上书指责皇帝,朱见深依旧稳如泰山,爱谁谁,我就不搭理你们。

崇祯皇帝正在批阅奏疏,批的不亦乎。这个时候,朱慈烺就来了。

“父皇,父皇!”

朱慈烺无疑是嚣张的,没办法,谁让人家是功臣呢。这就像是一个救了即将倒闭的企业的总经理,见了董事长一样的道理。

你是有功劳的,对于有功之臣,一般皇帝都会包容的。况且,这还是自己的儿子。

崇祯当然是高兴的,他不再像是之前那样,看着一份份奏疏,没有最心寒,只有更心寒。没有什么比眼睁睁的看着,大明王朝一点点的走向灭亡最让人痛心的事了。

如今儿子拯救了大明,国内形势一片大好。不但流寇被彻底的铲除,天灾人祸也少了许多。

“皇儿,过来,帮朕看看这些奏疏。朕有些乏了,你来帮着朕批阅一下。”

朱慈烺走到御前,看着满桌子凌乱的奏疏。他用手一推,将这些奏疏推到了一边。

崇祯皇帝一惊:“皇儿,你要做什么。”

“父皇,咱们要完蛋了,亡国迫在眉睫了。”

当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眼下正是大明蒸蒸日上的好时候。朱慈烺突然就冒出这句话来,崇祯皇帝怎能不怒:“胡什么!”

“儿臣没有胡,父皇啊。咱们大明百姓千千万,亿兆黎民当中,官员贪腐朝政崩坏。再这样下去,亡国是迟早的事。”

不得不,朱慈烺胆子还真是大了。若是之前,他是万万不敢跟崇祯这么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