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八章 臣节重如山(1 / 2)

衙役们大概从来没有见过如此胆大妄为且不要命的人,将他们暴打了一顿,竟然还大言不惭的什么他们去的就是雄县。

为首的那个捕头气急反笑:“有种,有本事下报上名来,留下你的万儿,咱们雄县城内见。”

这群人还真是不怕死,竟然还敢到雄县闹事。好啊,既然你们来了,就让你们有来无回。你们怕是不知道,雄县的水到底有多深。

雄县看似一个不起眼的县城,却也是藏龙卧虎之地。且不老朱家的几个皇亲,此外还有一些勋贵后人。

这些世家大族,在雄县盘根错节。这才弄得整个雄县,为什么二十多万人的大县,只有几万人缴纳赋税的原因了。

朱元璋是一个叫花子出身,过够了苦日子。自己登基当了皇帝后,一方面,提倡官员节衣缩食、奉公守法,但明朝官员的俸禄是历朝历代最低的。另一方面,对自己的子孙,却极尽恩赏,待遇丰厚。

朱棣继位后,虽然取消了藩王的军政大权,但藩王的待遇依旧十分好。凡是皇子,皆封以亲王爵位,且代代由长子世袭,其余儿子则降一级。朱元璋开国时,分封了二十六个藩王,到明末崇祯皇帝时期,全国总共有三十一个亲王。

随着李自成张献忠等流寇的作乱,大部分的亲王死于流寇之手。如今,大明王朝所剩下的亲王中,大概只有十七八个了。

看似亲王并没有多少,但是这其中有的亲王,已经是传了很多代了,自己积累的钱财,土地众多。除了亲王,其他的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等拥有爵位的人数,不下几万人。

明朝每年的税收中,都要拿出一大部分来,给这些有爵位的宗室子孙。较为严重的是山西、河南、山东等北方诸省,本省的赋税,除开给这些朱姓子孙后,竟所剩无几。而且本省的土地,也大部分被这些藩王占据,老百姓是敢怒不敢言,纷纷成为佃农。

亲王俸禄年1万石粮食,郡王2000石,镇国将军1000石,辅国将军800石。明朝1石,约150斤大米左右。而明朝一品大员的俸禄为一年1000石,七品官员的俸禄约为一年100石。与这些皇亲国戚比起来,真是微不足道。

这还不算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就是这些亲王不但本身拥有大面积的土地,还不断进行土地兼并。导致明朝的税收,逐年减少,从鼎盛时期的两千多万两白银,降到到崇祯时期的四五百万两银子。这点钱,根本不足以应付朝廷的需要。

别是打仗了,就算是遇到个天灾人祸啥的,国库都得顷刻间见底。

其实,原本在辽东区区的满清根本不足以对大明造成威胁。甚至于连威胁都算不上,顶多算是一群跳梁丑。

可最后,为什么整个关宁锦防线彻底崩溃。

不得不否认的是,满清的骑兵确实厉害。可明军若是仗着城池坚固,加上各种武器装备的加持,满清根本不足以对大明造成威胁。

最终大明战败的原因,就是因为没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初黄台吉兴兵来犯,总督洪承畴想暂避锋芒不能急于出战。

因为久在边关的洪承畴知道,以大明的单兵作战能力,根本就不是满清骑兵的对手。

其实崇祯皇帝又何尝不知道,可是没钱啊。国库已经无法支撑辽东将士继续打这种持久战的准备了,于是崇祯皇帝只能孤注一掷,拼命催促洪承畴迎战。

洪承畴也知道抗旨的后果,本就有个袁崇焕的前车之鉴。无奈他只能硬着头皮迎战,结果断送了整个关宁锦防线。洪承畴本人,也成了黄台吉的俘虏。

不同于同时投降的祖大寿,至少祖大寿投降了之后一直混吃等死并没有为满清出多少力。反而是洪承畴,为满清入主中原,立下了不的汗马功劳。

洪承畴深受崇祯皇帝宠信。他自己也得意洋洋,曾在厅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