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四章 税银(1 / 2)

崇祯是保守派,他其实一直反对改革的。什么叫改革,改革几乎就是将一切旧的制度推倒重来。其后果就是,造成朝局动荡社会不安。

因为你触动的,是地主阶层的利益。他们,则会不顾一切的反扑。当年北宋的王安石变法,其中就可见一斑。

然而,当朱慈烺带着崇祯皇帝微服私访,以雄县为试点的时候,崇祯皇帝彻底被惊呆了。

十三万六千余两的税银,还只是一个的县城。万万没想到,取消读书人优待权,分割地主土地,将土地分发给百姓们之后,税收几乎是火箭一般的速度,‘噌’的一下就窜上来了。

面对这样的结果,傻子才不改革呢。尝到了甜头的崇祯皇帝,嘴巴都笑得合不拢了:“这、这么多税银,这这可是一县之地啊。”

朱慈烺“嗯”了一声:“是的父皇,崇祯三年的时候,三省的税银不过区区五十万两。如今,这一县之地就能收受上来十三万六千余两的税银。改革,势在必行。”

崇祯皇帝不无担忧的问道:“这、这如此高昂的税收,雄县百姓可曾有怨言?”

毕竟,之前的三省税银收了五十万两,已经造成民怨沸腾。甚至于,大批的百姓沦为流民,造成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而一县之地的雄县,一下子收上来这么多税银的话,百姓们会不会怨声载道呢。

朱慈烺笑笑:“这个,父皇可随儿臣在城中一闻便知。”

朱慈烺带着崇祯皇帝走在雄县的大街上,让崇祯皇帝意外的是,到处都是一片喜庆的气氛。百姓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自赵举人和平县令伏法之后,整个雄县为之一清。

甚至于,有人专门到豆腐西施张家娘子夫妇的墓前,鸣放鞭炮庆祝,也算得上是为这对可怜的夫妇申冤昭雪了。

而百姓们议论的都是,当今天子圣明威武。那些达官显贵们不再高高在上,那些酸腐的读书人们,见了他们不必再卑躬屈膝。

而且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秀才们,也没了往日的威风。朝廷断了他们的优待,许多平日好吃懒做的读书人,登时捉襟见肘起来。

他们不得不遣散自己的家童仆人,甚至于沦落到上街给人抄抄写写为生。当然,有些上进的,会在学堂或者衙门谋份差事。虽不上大富大贵,至少也能算得上是衣食无忧。

如果你还有上进心,可以继续赴考。等你考中了举人,你的待遇就会好得多。

取消读书人的优待,并不是一杆子打死,什么优待都没有了。实际上身为一个秀才,还是会受到诸多方面的照顾。比如,你可以去学堂教书,或者去衙门寻一份书记或者师爷的职位。

至于举人,朝廷会安置工作。可以给各州府衙门,安置一些职位或者候补官员。但是,如之前什么取消赋税什么圈养奴婢或者衣食住行特例的优惠,全都取消了。

总之就是如果你有上进心,依旧可以过上人上人的生活。只不过,前提是需要你的努力。

若是你以为考中了个秀才或者举人就可以混吃等死了,那么你就错了。朝廷不会再和之前一样惯着你们宠着你们了,该缴纳的赋税,一样都不会少。

百姓们议论的,更是家里分了多少田地。这些田地属于百姓个人所有,他们可以出租可以自种。但是,这土地是严禁买卖的。

地方官府发放地契,若有私下买卖土地视为违法。严重的,买卖双方都会受到严惩。这也从根本上杜绝了,土地兼并的问题。

而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种地的积极性空前提高。百姓们奔走相告,整个雄县的百姓们都在夸赞崇祯皇帝,夸赞当今太子爷。

崇祯皇帝很是受用,当一个微服私访的皇帝,能够听到百姓们真心实意的赞扬声后,那份骄傲和自满是无法言喻的。

“父皇,惠安国已经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