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三章 重典治乱(1 / 2)

这个人竟然是皇帝,远在京城深宫之中,九五之尊的真龙天子么。

同样,那些矿工们也都惊骇莫名。谁能想到,和他们同吃同住,一起共患难的朱振龙,居然是当朝皇帝。

突然,一股冰冷的寒意,从监工的脚底冒出。因为他突然想到了朱振龙这个名字,朱振龙朱真龙。这么此人当真就是那真龙天子了。

崇祯皇帝虽然被救,却并没有丝毫的高兴。他走到那个死去的六子面前,蹲了下来。

六子算得上是个好人,他的心肠不坏。甚至于,崇祯皇帝还曾答应过他,将来能够走出这里,一定要让六子一辈子锦衣玉食吃香的喝辣的。

六子信以为真,幸福的憧憬着自己想象。他,如果能够每天锦衣玉食,那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每天能够吃的是白面馍馍。

白面馍馍,对于在大山中长大的六子的认知里,这大概是最好吃的东西了。

这个六子有什么错,他的一生都被局限于在这个大山里。他没有见过外面的景象,外面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他从来都不知道。

六子最大的兴,就是跟在崇祯皇帝后面,问他外面的所见所闻。虽然,这样的时间很短暂。因为,他还要躲避着打手们的鞭子。

崇祯皇帝跟他了很多,对于这个一如白纸的六子,还是一个充满善意的孩子,崇祯皇帝暗暗发誓。等逃出这里之后,一定要让六子见识一下外面的花花世界。

虽然不敢封六子做个什么大官,至少赏赐他一些金银,让他后半辈子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还是很简单的。

可是,六子死了。他犯了什么样的错,为什么要让他遭受这样的厄运。六子是无辜的,那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无辜之人呢。

“臣等救驾来迟,还请万岁恕罪!”虎贲军的将士们,齐齐的跪在了地上。

崇祯皇帝缓缓的道:“所有涉案的人全部处斩,贼首全家株连九族。令,锦衣卫即刻严查,凡是涉及到的官员,无论官职大,全部处死!”

崇祯皇帝是动了真怒了,不止是因为他曾受过这么多的苦。也不仅仅是,他在这里,亲眼所见六子等人的惨死。

而是,崇祯皇帝想了更多。他开始思考,思考如何才能正确的治理这个国家。

至于如何治理国家,崇祯皇帝之前总是太过急躁。他过于急功近利,总想着一下子改变这种现状。恨不能,一下子就让大明王朝步入盛世。

官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这是崇祯皇帝向往的时代,他以为自己能够做到,崇祯皇帝以为自己,算得上是有为之君。

现在看来,自己错了,全然都错了。

治大国如烹鲜,治理大国就好像烹调鱼,油盐酱醋料要恰到好处,不能过头,也不能缺位。

治理大国应该像烧菜一样难,应该像烧菜一样精心,两者都要掌握火候,都要注意佐料。

鲜”像是鱼,或一块肉之类的。意为治理大国要像煮鱼一样。煮鱼,不能多加搅动,多搅则易烂,比喻治大国应当无为。后常用来比喻轻而易举。

从古至今,不少政治家喜欢引用这句话来提醒执政者。对于这句话的意思,古今流行的理解是:治理大国就好像烹煎鱼儿,油、盐、酱、醋等调料放得要恰到好处,不能多不能少。

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治大国如烹鲜”的第一要义是以正治国。

老子在《道德经》中有言:“以正治国,以奇治兵,以无事取天下。”治国以“正”,就是要光明正大,不能搞歪门邪道。

这些,朱慈烺不止一次跟崇祯皇帝谈起过。而每每及此,崇祯皇帝总是听不进耳朵里,他甚至与训斥儿子这是在妖言惑众。

现状崇祯皇帝明白了,想要治理好一个国家,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的。一下子使得大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