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八章 夺门之变(1 / 2)

崇祯要让位,这让王承恩着实吓了一大跳:“皇爷,您、您正值春秋鼎盛。您、您怎能退位呢。太子殿下尚且年轻,不若多多历练一下,对殿下也是有好处的。”

王承恩的似乎也没有错,崇祯皇帝正当壮年。朱慈烺虽然厉害,然毕竟年轻。年轻人容易冲动也容易飘。即便是朱慈烺自己,也不能例外。

谁都曾年少轻狂过,朱慈烺每每思及自己立下的那些丰功伟业,自然也难免会膨胀一些。

是的,这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我朱慈烺,拯救了大明。这个摇摇欲坠,随时都会崩塌的大明王朝,在我手里活过来了。

至少,如今的大明眼看着在走向强盛的边缘。虽然,只是有了那么一点点的苗头。

朝中百官都没有敢质疑这个太子的决策了,之前对于朱慈烺的一些个建议,甚至于包括崇祯皇帝在内,都会遭到强烈的反对。

而现在谁都知道这个太子了不起,甚至于像个能够看穿人心的怪物一般。朱慈烺似乎能够洞察一切,让任何人在他面前都无所遁形。

这是极其可怕的,比若打仗。朱慈烺总是能够准确的判断出,敌人的动向。

当然没有人知道,这一切都源自于朱慈烺接受的文明教育。如今的他,对于那些朝臣们,有着空前的威望。

即便是这样,也从来都没有人想过,让朱慈烺即刻登基称帝。崇祯皇帝正当壮年,哪有就此让位的道理。

就便是想传位给儿子,至少也得再等几年。等到朱慈烺成熟了的时候,再逐渐的把权利下放下去。

可崇祯似乎开窍了一般,他甚至与有些激动的道:“朕太累了,朕早就该把皇位想让。只是朕迟迟不肯的原因,总是放心不下慈烺这孩子。”

王承恩稍微的松了口气:“是啊是啊,太子殿下尚需历练一番的。皇爷即便是想禅让,也不急在这一时啊。”

崇祯皇帝苦笑着摇摇头:“不一样的,不一样的承恩。大明在朕手里,只会误国误民。朕想好了,等慈烺这孩子北征回来,朕便将皇位让给他。”

王承恩大吃一惊,他侍奉崇祯皇帝多年,早已习惯了崇祯这个帝王。一旦他退位,就此做了太上皇,太子登基之后,大明王朝走向如何谁都不知道。

朱慈烺是大有作为的储君,可是做太子和当皇帝毕竟不是一回事。做太子,不像是当皇帝那样手握日月乾坤。

崇祯似乎看穿了王承恩的心思,他摆摆手:“你就别再劝了,朕都想好了。当慈烺这孩子北征归来,打败了建奴之后,朕就退居南宫,自此不问政事。”

南宫位于故宫东南方向,即南池子大街缎库胡同内,又名崇质殿,俗称南城,是明代北京的南宫即洪庆宫,后来李自成入北京,将其焚毁,清朝不再复建。

明朝修建了四处皇家游乐园:东苑、西苑、南苑、北苑。

正统十四年七月十六,明英宗受宦官王振蛊惑率大军离开京城,御驾亲征。八月十五日,明英宗兵败被俘。九月初六,郕王朱祁钰即位,是为明代宗,遥尊明英宗为太上皇帝。后来,兵部侍郎于谦成功抗敌,并与瓦剌议和,瓦剌首领也先眼见朱祁镇已经无用,于是同意让朱祁镇回燕京。

朱祁钰表示不愿意退位,曾对大臣:“我并不是贪恋帝位,而是当初把我推上宝座的,是你们啊。”当年八月十五日,明英宗归国,被明代宗幽禁于南宫。

南宫,是指紫禁城附属的位南宫虽然比不上皇宫,但规模也不算太。

这里的南宫,就是当初英宗和代宗皇帝互相夺权之后,英宗被囚禁之地。

此二人可以是创造了大明皇位争夺的传奇,明英宗朱祁镇土木堡后被抓到了瓦剌,代宗皇帝继位。

本来,群臣为免主少国疑,于谦、王直等大臣奏明皇太后,拥立郕王朱祁钰为帝,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