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四章 柔情太子妃(1 / 2)

朱慈烺凯旋回京,崇祯竟然以天子礼仪让文武百官跪地迎接。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来,皇太子怕是要继承大宝了。

诗诗一向矜持,温婉善良的她深受宫中上上下下的称赞。都知道这位太子妃娘娘良善心软,且温柔似水。

可当她听到朱慈烺回京的消息,也登时乱了方寸。诗诗第一次表现出了与她性格迥异的兴奋,脸红扑扑的,在钟粹宫里忙上忙下。

她带着三喜、豆花等宫人,将钟粹宫每个房间都打扫的干干净净。诗诗就像个永不停歇的风车,指挥着宫人们干活:“这里,还有这里,这些地方都要仔仔细细的打扫。待会儿,我要用手绢检查。谁若是打扫的不干净,看我不收拾他。”

谁都知道这位太子妃是从不责罚宫人的,所以钟粹宫的宫人们,胆子也就大了。三喜笑眯眯的,大着胆子问道:“太子妃娘娘,您怎么收拾人啊。”

诗诗一怔,她也没想到三喜这么大的胆子,不由得眉头微皱:“我、我就告诉太子,你们以下犯上。你们这些下人,都欺负我。”

太子妃可以开玩笑,一想到太子朱慈烺,三喜就不由得打了个寒颤,慌忙陪着笑:“娘娘笑了,人保证把每个地方,都打扫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的。”

一旁的豆花儿白了他一眼:“娘娘不要听他的,三喜就喜欢偷懒。怕就是到了太子殿下那里,他也是这样。太子殿下宠他的很,这家伙花言巧语,娘娘您可得提防着点。”

诗诗单纯,却并不傻,她不屑的道:“那我就告诉懿安娘娘,看不打断他的狗腿。”

三喜更惊了,慌忙拿着个抹布,开启了工作模式:“娘娘放心,人若是偷懒,人就是一头猪。”

看样子三喜是急眼了,懿安皇后张嫣,那可是冷面无私执法严明。在宫中,没有人不怕她。诗诗真要告到懿安皇后那里,别打断三喜的腿,性命都堪忧。

当然众人只是在笑,不管怎么诗诗都是主子,当朝太子妃。在等级森严的宫闱之中,下人胆子再大也不敢造次。

只是诗诗平易近人,对下人又和气。所以,钟粹宫的宫人们都喜欢伺候这位太子妃娘娘。

此时的朱慈烺大军在城外驻扎,朱慈烺身披战甲一身白袍。手持亮银枪,骑着枣红飞云骓。意气风发的进了皇城,整个皇城顷刻间沸腾了。

朱慈烺其实很不喜欢这样,奈何部下力荐。非得让自己这身英武的打扮进城,让世人见识见识,当今天子的英明神武。

京城百姓自然不知道边关战事,他们是不了解什么是打仗的。顶多,也就是从一些戏文中。或者演义中,牵强附会的以为战场就是英雄耍酷杀敌。

比如现在的朱慈烺,银甲白袍,高头大马。手持亮银枪,端的是威风凛凛。

实际上呢,战场长枪这类的冷兵器早就被抛弃了。神机营的将士,早已换成了清一色的燧发枪。不然,这次北伐岂能如此的轻易。

看来,休养生息的策略是对的。若是从一开始,平定了国内的流寇。然后,就转向对付满清的话,大明付出的代价必然是惨重的。

朱慈烺并没有急着动手,而是等老君山的硝石矿开采投入生产。然后,国内开始整治贪腐,与民生息。同时,大力的增加国库收入。等这一切就绪,大明的国力逐渐上来的时候。

生产力上来了,经济开始发展。然后,兵仗局的改进燧发枪已经进入批量生产,天时地利人和全都具备的时候,朱慈烺依旧没有动兵。

直到朝鲜派驻使者前来求援,这个时候朱慈烺终于决定动兵。动用大军,彻底的解决掉辽东之患。毕竟,辽东满人可是入主中原的罪魁祸首。

如今满人已经不足为患,朱慈烺堪称仁慈。满清是王公贝勒,除了没有了兵权。他们依旧享受着亲王待遇,至于那位福临皇帝,也依旧在盛京的王宫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