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五章 水渠(1 / 2)

“国丈家里这是怎么了,怎地一大早,府里就鬼哭狼嚎的?”

“谁知道呢,想是谁人作古了吧。”

“不可能吧,怎地没见府上要做什么白事,也没有出来买香火纸钱。”

“那就不晓得了,国丈大人可是许久都没有闹腾了。”

这大概就是周奎的悲哀了,他确实已经许久没有闹腾了。确切的,是许久没有嚎哭了。

可是现在,周奎就在自己家的府上,一脸的生无可恋。抱着他的暖壶,哭爹喊娘:“六福啊,六福,这日子没法过了。咱们的日子,倒头啦。杀了我吧,让天收了我吧。”

六福在一旁擦了擦眼泪:“节哀啊老爷,咱们、咱们省着点,往后省着点。”

周奎止住了哭声:“嗯,你得对。往后早饭不能再加鸡蛋了,中午也不能加。”

六福点了点头:“晚上也不能加,人会把攒下来的鸡蛋拿出去卖了。”

“对,不能卖的贱了。一个鸡蛋,至少一文钱。”

“放心吧老爷,少了一文钱不卖。”

这很是令人纠结,一方面周奎是个巨富。他积攒下来的家业,几辈子都花不完。就算是没有西山的玻璃厂,他也是衣食无忧。

偏偏,就是这样一个人。愣是粗茶淡饭省吃俭用,你无法理解他的思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唯独周奎在吃这件事上,极为的倔强。

穿的是绫罗绸缎,住的是奢华府邸。甚至于对待下人也算大方,用的东西也是最好的。

偏偏对于吃的,他就是如此的吝啬。你无法跟他解释,朱慈烺也曾问过,姥爷你少穿一件锦衣,足够你吃一年的吧。

周奎偏不,吃归吃穿归穿,吃和穿是两码事。穿着不能马虎,那关乎于自己的脸面。唯独吃的,必须接见。

朱慈烺无法理解姥爷病态的逻辑,也就不去再劝。

此时的周奎在家里哭天抢地,尽管是千不甘万不愿。最终,周奎还是出钱,修建从玉泉山到皇宫的水渠。

没办法,要么选择死。要么,选择出钱。

当然这一切周奎从没有想过去怪罪朱慈烺,反而他内心是暗暗地感激。感激朱慈烺,感激他的相助。

御史台的那些言官们,口诛伐,非得要把周奎给治罪。明面上,闹得沸沸扬扬。

没有人知道,御史台的言官们,也是朱慈烺授意的。其实,这一切都是朱慈烺的背后搞的鬼。

诗诗知道,所以她就劝朱慈烺:“朱哥哥,咱们是否有些过分了。”

朱慈烺便笑笑:“过什么份,我姥爷谢我还来不及呢。”

确实,周奎对朱慈烺是感激涕零的。好外孙啊,外孙顶着巨大的压力。给自己下了特赦令,只因为自己捐钱修建水渠。

但是对于早已落得了个闲职的骆养性,周奎则是破口大骂。若不是骆养性这个吃里扒外的东西,自己岂能落得这步田地。

骆养性是倒霉的,他什么都不知道。就成了,国丈周奎的仇人。这很无辜躺枪,如此之倒霉透顶。

言官们喜欢扒旧事,旧事重提,周奎就成了众矢之的。于是,周奎出资为朝廷修建水渠,美其名曰赎罪。

念在国丈周奎捐钱有功,加上当年正是周奎的捐银助饷,帮助了远在辽东的将士们的燃眉之急。正是有了这军饷,才使得将士士气高涨,满清的阴谋无法得逞。

于是,朱慈烺特下了特赦令,免除了国丈周奎的罪名。

周奎倒也识,虽然心里疼的滴血。可是,一百多万两修建水渠的资金很快到位。实际上周奎了也不算,西山玻璃厂的股份直接拿出了一百五十万两的银票。

有了原料,也有了设备。重要的,还有了资金。从玉泉山开始修建水渠到紫禁城的工程,很快开始开工。

没有机械,没有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