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二章 博士(1 / 2)

皇帝可都是喜怒无常的,比如你现在给他做了一顿美味佳肴。如果下一顿皇帝觉得好吃,再吩咐御厨去做。

如果这是时令蔬菜,比如皇帝冬天想吃排骨炖冬瓜。可是冬天没有冬瓜怎么办,这可是要被治罪的。

在这个时代,还没有温室暖棚。吃的,都是季节性蔬菜。

一些御厨都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给皇帝做的菜,一般都是一年四季都能有的菜系。而且一般也不敢大胆创新,创新的菜好吃还好,一旦不好吃又是大罪。

明代没有叫“御膳房”的机构,但皇帝要吃饭这是肯定的。明朝负责给皇上做饭的机构是光禄寺,是个“副部级单位”,因为知府只有正四品,而光禄寺卿为从三品,明显高出一级,不能等同于司局级。后期基本上都是内监部门来做。

明代光禄寺,是专门供王朝中央政府膳馐的一个机构,“上至玉食、庆典、祀典,下至各官供具,四夷赏宴,至禁卫监局廪饩,皆出于此。”光禄寺供应繁复,人员众多,涉及面广,宫中的各种大宴都由操办。经筵、日讲结束之后,赏赐大臣的酒饭也由光禄寺办理。

后来皇帝觉得这个光禄寺做饭着实难吃,于是在内廷单独给皇帝制作。内廷属于宫内的机构的一部分,即主管皇帝的御膳,主要负责机构有尚膳监、尚食局、甜食房等。

结果尚膳监的伙食,也是差不多的东西。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许多菜品你挑不出毛病,但也绝对算不上好吃。

难道,御膳当真这么不堪么。

当然不是,御厨也有拿手菜。许多菜品也算的上是美味,问题是再好的美味,当你吃多了的时候,也就索然无味。

还有就是,皇帝的膳食自然不同于凡人。普通人只追求美味,吃饱即可。

皇帝是讲求色香味俱全的,这菜品一旦讲求起色,那就在味道上就会有欠缺。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花样繁多,看起来赏心悦目的星级饭菜,吃起来口感反而不如路边摊的原因了。

星级大厨,讲求的是食物的色香味。色在第一,其次是香再就是味道。毕竟,那是个讲求身份的地方。菜品一定要做的美轮美奂,像是一件件艺术品才好。

而陈文生在底层,他吃过的菜品,都不如在老家的地道。倒是没有吃过的东西,倍觉美味。

朱慈烺愈发的欣赏此人的单纯,他钦点了陈文:“陈文,即日起朕让你入驻兵仗局。那里,会有你的用武之地。”

陈文一怔,随即起身施礼:“万岁,这兵仗局,草民做的是几品官?”

前一刻,朱慈烺还暗赞他的单纯。没想到,转手这家伙就要起官来了,朱慈烺不由得皱了皱眉眉头:“你想做官。”

谁知陈文双手乱摇:“不不不,万岁明鉴。草民就是怕为官,这才问的是几品官。若是人去兵仗局做个无名卒还好,若是做官,人是万万做不得的。”

朱慈烺忍不住笑出了声:“为何,这世人为了当官都是挤破头。甚至于,不惜一切代价。怎么,你居然还厌恶起当官么。”

陈文有些踌躇:“草民乡野之人,又、又不懂奉承迎合。人的曾曾曾祖父曾在嘉靖年为礼部员外郎,后来就是因为得罪了朝官,差点被诛了九族。后曾有祖训,后世子孙可读书致仕,却不可为京官。”

朱慈烺这才恍然,慌忙问起缘由。原来这陈文的祖上,曾在嘉靖年间在礼部为官任职。因为替海瑞求情,还得罪了权倾朝野的严嵩父子。结果,差点被污蔑为大逆。

后来被削职为民,自此传自于后世子孙。读书致仕可以,为官也可以。可是,万万不能在朝中为官。

朝中勾心斗角斗争激烈,有时候,远不如做一个地方官舒服。

实际上,许多地方官确实是比京官舒服。首先是上朝这一项,就要了京官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