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五章 长隆日报(1 / 2)

家和万事兴,这是与身份无关的。哪怕是帝王之家,一个和睦的家庭,甚至于可以上升到国运上去。

朱慈烺政务繁忙,还得操心老爹的家务事。白了,崇祯皇帝就是闲的。

安逸生事端,那就给他找点事做。比如,培养一个爱好。

“父皇,您素来喜欢吃鱼。何不试试亲手垂钓,自己垂钓的鱼,吃起来才有味道。”

钓鱼这个想法,崇祯皇帝由来已久了。只不过没有实施,听闻朱慈烺的提醒,于是点了点头:“改日,朕会试试。”

中年男人对异性失去兴的标志,开始折腾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这些东西通常都不需要什么技术门槛,但是却又很花钱。

崇祯皇帝就开始折腾了,皇家不缺钱,缺的是兴爱好。

比如天启皇帝朱由校,一心就想做个木匠。朝政都不管了,直接扔给了魏忠贤。

崇祯如今也做起了甩手掌柜,他开始研究各种鱼竿渔具,乐此不疲。

为了排解无聊,朱慈烺派人送来了一幅麻将,还有几幅扑克。

这一下,后宫则炸了锅了。

一开始,那些嫔妃们还相当谨慎。与周太后打牌打麻将,她们都心翼翼不敢僭越。比若,能赢的故意输。

这让周太后甚是无聊,于是找朱慈烺想办法。似乎,什么事都得需要朱慈烺出马,才能解决一般。

这些鸡毛蒜皮的事,着实让朱慈烺头大。于是,朱慈烺给整个后宫下了一道圣旨,那就是赌场之上无父子。意思就是,哪怕你是母仪天下的太后,在赌场上大家都平等。

这一下后宫热闹了,纷纷加入了牌九麻将大军。甚至于,包括懿安皇后张嫣。

中国麻将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休闲游戏,原属皇家和王公贵胄的游戏,其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麻将逐步从宫廷流传到民间,到清朝中叶基本定型。

相传明朝名为万饼条的人在“叶子格戏”的基础上创造麻将,以自己名字“万、饼、条”作为三种基础花色。另一方面,有人麻将本是江苏太仓“护粮牌”。

麻将还好,牌九也早已流传千年。唯独与扑克牌,朱慈烺是大明船队从西洋带回来的方法。三人斗地主、四人麻将、五人保皇六人够级等等。这一下后宫嫔妃都有事可做,也不至于烦闷无聊。

至于崇祯皇帝,则沉迷于垂钓而不可自拔。甚至于,隆冬腊月,朱慈烺特意用玻璃给做了一个温室大棚,来个室内垂钓。

后宫总算是消停了,前朝事务繁多。好在,一切也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快,这是好事吗?

当然是好事,这不过。过于快速的经济崛起,也有着一定的弊端。

过快增长社会财富分配容易出现两极分化,容易形成泡沫经济,使得通货膨胀压力剧增。

好在,这一切都还在可控范围。只是货币化改革,势在必行。

朝廷曾出台政策,大力鼓励银票交易。其实从北宋时期就有交子纸币的发行,奈何后来都以泛滥发行而告终。

这使得民间的百姓们对于纸币交易,有着本能的恐惧。

即便是朱慈烺下旨,严格控制银票的发行数量。首先,银票的发行必须和国库的收入挂钩。也就是,国库每年收到多少赋税,发行多少银票。

朱慈烺并不太懂经济学,他只知道这么做是为了防止货币泛滥。可是过快的经济发展,银票的数量也是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速度。

比如,随着沿海贸易的兴起,大宗商品交易日益活跃。这些商品基本上都是以物易物的形式来进行。比如大明一船的瓷器去了南洋国,南洋国会用他们当地的特产来作为交换。

同时,嗅到了商机的南洋商人。他们开始远航航海到福建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