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六章 李泰,我也想活!(2 / 2)

国土面积很大,还有很多土地没有耕种,这时候就需要更多的奴隶。

秦侯爷更是上疏朝廷,水部要大量的奴隶,开春之后,秦侯爷要在全国修路!

一瞬间,大唐对奴隶的需求就更多了。

大唐的商队,其实都是勋贵和五姓七望组建的,运送奴隶的路途越近,成本就越低。

所以,朝堂上的勋贵们,在见识到了秦侯爷垄断奴隶贸易,赚的飞起之后,开始纷纷上疏朝廷,打高句丽,必须往死里打高句丽,把高句丽的人,全都变成奴隶!

归结其原因,大家都被孔颖达那个孙子逼着捐钱捐粮了,好事不能全是李世民的,名声可以给李世民,但经济实惠总得雨露均沾吧?

朝堂上的风向变了,开始对老李歌功颂德,开始对大唐歌功颂德。

甚至是,为了打破秦侯爷对奴隶市场的垄断,也开始了对秦侯爷歌功颂德。

活字印刷、治疗天花、造纸术、马蹄铁、炼钢厂、纺织厂、燧发枪、火炮……

秦侯爷做的一桩桩一件件事情,都成了歌功颂德的点面,甚至是有人提出来科学技术的厉害,还让李世民对军械研发司扩编。

老李也看的出来,就是秦侯爷太肥了,这群人总想分一杯羹。

对这件事,老李也不反对,他心里门清,赚大头的是他和长孙皇后,表面上秦侯爷是大唐首富,实际上大唐最大的狗大户也不是他老李,而是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也算是持家有道,内库府现在一年的收入,是大唐朝廷两年收入的总和。

但是,不管内库府的收入有多高,长孙皇后依旧是提倡后宫节俭,要把钱全都用在刀刃上,两口子穷了半辈子,突然有钱了,也没飘,为了后世子孙,为了大唐的未来,两口子也是不遗余力。

秦侯爷没理会朝堂,修路是肯定要修路的,现在水泥和钢材全都有了,通往西域的路必须修好,全国各地的路也必须要修好。

要致富先修路,连夜给河西四郡的莫声谷、安西都护府郭庆写了书信,加大治沙的力度,并且对当地进行地质勘测,秦侯爷要修路了。

修那种下了雨雪,道路也不会泥泞的水泥板路,路如果建成,无论是运输还是运兵,都是往常的十几倍。

写完信,秦侯爷找来大唐第一喷子怀仁县公郭怀仁和郭立恒,去了铁匠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