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收购柳条(3 / 4)

各三个教室。穆东计划把门厅东侧的第一间作为办公室,西侧的第一间作为宿舍。

穆东调整了计划,放弃了二楼和三楼的室内粉刷。只是暂时存放柳条,只要清理干净就行。一楼是门面,需要粉刷一下。特别叮嘱穆爸,室内粉刷一定要买环保的涂料。

粉刷外墙的人也来了,正在固定绳索,调试一些卡扣什么的。穆东也专门上楼顶看了看,他们确实很专业,各种东西准备的很充分,穆东就放心了不少。

到了楼顶,又想起了楼顶是否漏雨。去三楼房间四下看了看,没有任何水渍,对这栋楼的建筑质量,又放心不少。

正在三楼四下看,肖肖去喘吁吁的跑来,上气不接下气的说:“来……来人了……来柳……柳条了!”

穆东心里一喜,随着肖肖跑下楼去。

来的是一辆手扶拖拉机,装了小半车柳条,一看就是来试探一下的。否则大老远跑一趟,怎么不得多装点。

来人就是昨天看到穆东和肖肖上奥迪车的那个人。今天拉来了一千一百斤白条,来试探一下。

结果没想到进了院子,看见一个熟人,苏老头。

苏老头以前赶集贩卖柳条,和很多人都认识,俩人热情的打招呼。来人就问你怎么在这里,苏老头说在这里上班,收柳条。

有熟人就好办了,验货,过称,领钱,领了手机。

来人很高兴,没想到真领到了手机。虽然一看就是低端机,但怎么也值三四百啊!

其实穆东批发来的价格,是每台130元。

来人高兴的走了,说家里还有一些,下午就送来。

穆东喊道:“要送尽快啊,手机就50台,送完就不送了。”

这人刚走,接着来了好几车,原来是几个人约好了一起来的,其他人在路口等着,让这个人来试试。现在知道没问题,还有熟人在这里,自然就放心了。

一上午的时间,收了白条3700斤,蒸条2200斤。穆老板送出去三个电饭锅四个手机。

吃过午饭,穆东询问了苏老一些集市的日期和地点,说要去发宣传单。苏老头就大笑,

“发什么宣传单,我打几个电话,就都知道了,拿着钱,还怕买不到东西?”

穆东心里直抽抽,我前天不是还不认识你这尊大神吗。心里就琢磨怎么把苏老头留下来,别让他儿子给弄回去。

最终穆东还是让苏老头列出了各地逢集的信息,让谢东林带着两个机灵的工人,去赶集发宣传单,两万张啊,花钱印刷了,总要用出去吧。留着的话,擦屁股都嫌硬。

正好这几天装车少,谢东林也不忙,天天赶集多好,于是几个人骑上电动车,高兴的去了。

下午的时候,一下子收到了白条12000斤,蒸条4000斤。穆老板送出电饭锅10个,手机11个。

从此,疯狂收购,开始上演。

2月7日,白条30000斤,蒸条10000斤;

2月8日,白条45000斤,蒸条15000斤;

结果到了2月8日上午,手机就送完了,穆东紧急去县城又进了100个手机和200个电饭锅,并且和供货商越好,再要的话,打电话要货,供货商负责送货。商家自然愿意,在县城市场上,这样的大客户可不多见。

2月9日,穆东把肖肖送回了家里过元宵节。从肖肖家里回来后,穆东做了一些安排。

穆家堆场的业务,穆大国负责,每天的钱款,及时存到镇上农业银行。

穆晓霞调到小学校,负责收购柳条,付款和记录收购账目。

傍晚,穆东看了一下堆场近几天的销售数据,最近几天的销售还在稳定上升,差不多每天4万元的销售额。

当晚的元宵节,穆家堆场大聚餐,众人一起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