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卖光了(3 / 5)

么了?

穆大国直接跳起来,第一次和穆东争辩起来。

穆东无奈,把穆大国拉到办公室,用了接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才让他明白“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和自家堆场的辩证关系。

穆大国好像明白了一些,但也好像没明白,不过,他开始认真执行穆东的新政策。

穆东不想等了,这次的小麻烦,让他警醒,他需要尽快出手这个巨大的沙堆,套现离场。

司机们奔走相告,赶紧来,穆老板降价了!

同行们奔走相告,赶紧来,穆老板供货了!

同行们苦啊!都没多少货,眼见库存一点点减少,价格一点点上涨,现在哪怕不挣钱,买上一堆沙放在那里,大多数老板都愿意。谁都觉得,价格还会涨。

2月份的最后一天,穆老板给很多人发了一份大大的福利。

穆家堆场突然就火爆了起来。

很久没有出现过的排队现象,重现了。

大货车,小货车,四不像,一直排到了堆场外面的道路上。

穆大国看见那些同行的车辆就来气,少卖接近一半的钱呐!他也有自己的精明和办法。他把50铲车和大量工人调去给大货车装车,让30铲车给同行装车,并且悄悄告诉开着30铲车的谢东林,慢慢来,磨蹭着点。

谢东林正不忿呢,一点就通。

即使这样,当天晚上的统计数字,可堪称恐怖了。

本村村民拉走了100车,收入1万元;

大货车装车5000立方米,收入25万;

同行买走了700车,收入12.6万。

全天销售9800立方米,38.6万元。

穆东对这个数字非常满意。

穆大国对一部分数字颇为不满,他找到谢东林质问:“你怎么回事,怎么装了那么多车,明天控制在500车以内……”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司机们看到,30铲车经常趴窝,年轻的司机就老是下去折腾着修车……

3月1日,消息在更大范围内扩散,穆家堆场更热闹了。截止到中午,已经收款20万元,然后络绎不绝的货车依然陆续赶来,没办法,堆场加班,一直忙到晚上九点,才完成装车。

从这天开始,穆家堆场就天天加班了,晚上9点10点下班,成了常态。

3月2日中午,穆接到姑父王绍强的电话,肖肖的驾驶证发下来了。

堆场的运营正处在最后冲刺的时刻,穆东不敢离开太久。当天下午,他去县城取了肖肖的驾照,晚上开车去了泉城。第二天都没等到肖肖起床,天没亮就又赶回鲁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肖肖现在驾车已经游刃有余,穆东也可以放心的让她开车上班了。

在市区,穆东去了代办注册的公司,在他们的带领下,刻制了公司“三章”、领取了营业执照,完成了公司注册的事宜。

3月5日上午,一阵鞭炮声中,一块刻着“大东工艺品公司”的牌匾,挂在了小学校的门口。

穆东没时间庆祝公司的开业,鞭炮过后,他又赶紧回了堆场。

回到堆场,有熟悉的同行找到穆东说,开小铲车的那个年轻人,好像有点磨洋工啊。

穆东最近几天忙的昏天黑地,还真没注意到这个细节。他远距离的观察了一下,还真是!

略一思考,他就明白了怎么回事,有些哭笑不得。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估计这就是穆大国和谢东林的对策了。

出发点是好的,同行少买一些,大货车就能多买一些,也就能多赚一些钱。

可是他们真的很难真正理解穆东快速销售的迫切心理。穆东恨不得一天就把这堆沙子全部卖光。

穆东和穆大国和谢东林叫到办公室,第一次严肃的批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