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八章 朝廷吃饱,落实削藩(2 / 4)

财物,这才解决了财物入库的问题。

五天之后,轰轰烈烈的抄没行动总算停下来了,王天宝向洪承畴禀报道:“大人,根据统计,此番抄没陕西士绅权贵一百万三八家,共抄得黄金一百一十五万两,白银两千三百四十五万两,各种奇珍异宝、珠宝首饰五千多件,田亩四百五十万亩,山林两百二十二万亩,遍布陕西的各种店铺达两千多家,清缴出来的粮食共计五百万石,矿山两百余座……”

听完王天宝叙说的数据,洪承畴虽然面上极力保持着镇定,但心中却掀起滔天波澜。

相比江南,陕西可谓是穷乡僻野了,可是抄没得来的财产,却不比张朝忠在江南抄家灭族来的少,陕西的地主老财们,着实是出人意料,可谓是禾草盖珍珠,半点都不露富啊!

其实这并不难理解,陕西百姓虽然要比江南百姓贫穷得多,但士绅权贵的财富反倒要比江南士绅更为集中,盘剥手段亦更加穷凶极恶。

王天宝眼看四下无人,悄悄靠近洪承畴,附耳说道,:“大人,刚才卑职所报的数据还未按押盖章,大人若是有需要,还可以稍稍改动一些数据。”

洪承畴闻言,心脏猛地剧烈跳动起来,洪承畴从来就不是什么两袖清风的清官,他也有自己的私欲,也盼望着拥有更多的财富来壮大自己的家族。

可沉吟半晌之后,洪承畴还是对王天宝摇了摇头,拒绝了王天宝那无比诱人的提议。

这并非洪承畴对崇祯的忠诚超过自己的私欲,而是他还有着更大的追求。

虽然秦王朱存枢并非是洪承畴亲自拿下的,但他作为本次平叛作战总指挥,平乱首功是没跑了,封个伯爵只是等闲,未来他甚至还能凭此军功进入军机处,乃至冲击内阁。

与军机处大臣、内阁大臣的远大前途相比,区区一些金银俗物又算得了什么呢?

当然,还有一个主要原因,那便是崇祯派来的卢九德如今亦在秦王府居住,倘若他真在抄没财物上做手脚,难保不会被卢九德发现。

是以,无论是为前途计,还是为安全计,洪承畴都控制住了自己心中的贪欲,拒绝了王天宝中饱私囊的提议。

洪承畴看了王天宝一眼,摆了摆手道:“你亲自带人监督,将那些金银、财物装箱入库,本官会亲自派人点算,倘若少了半两银子,本官便唯你是问!”

见到洪承畴拒绝了自己中饱私囊的提议,王天宝不免有些失望,倘若洪承畴要贪墨抄没而来的财物,那么为了堵住自己的嘴巴,想必洪承畴会分润一些财物给自己,自己也能趁此机会发笔小财了。

这在官场上非常普遍,几乎已经是大明官场上的惯例了,大官吃肉,小官喝汤,谁也不会说什么。

不过洪承畴既然已经否决了这个提议,王天宝也只好按捺心中的贪欲,点头称是。

……

卢九德和洪承畴对过帐册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将抄没而来的财物押送回京,而是在一千勇卫营铁骑的保护下来到固原,向陕西三边总督杨鹤宣告崇祯对陕西秦王之乱的善后处理。

书房内,待杨鹤摒退左右,卢九德道:“我大明藩王众多,光是陕西一地便云集了秦、韩、庆、肃四藩,四藩所占据的田地便已占据了陕西耕地的一半,反观陕西百姓,脚下却无一寸立足之地,这才导致陕西民乱不断爆发。

虽然,秦王作死发动叛乱已经被朝廷大军铲除,朝廷收回了秦王一脉所占据的土地,但这还远远不够,韩王、庆王、肃王所占据的耕地,朝廷必须全部收回,发放给百姓耕种,以彻底解决陕西的民乱问题。”

杨鹤虽然平乱无能,但他却是明末历史上少有的同情百姓、流民的官员,听到朝廷打算没收藩王耕地,把封地发放给百姓耕种,杨鹤便打定主意支持朝廷的政策了。

他朝着卢九德拱拱手道:“本官